【来源:粮信网】
近期市场普遍看好远月豆粕,上周中美会谈对关税并无较大影响,更是加强了市场对后期大豆供应或能出现缺口的担忧。连粕震荡上行已延续一周,昨日远月放量成交,豆粕行情是否发生改变?以下是笔者结合市场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豆粕现货市场参考,截至8月6日,国内主要地区油厂平均报价在2971元/吨左右。其中山东地区在2960元/吨,华东地区报2900元/吨,大连地区3090元/吨,天津地区2990元/吨,广东地区2960元/吨。
远月放量成交
据市场统计,上周油厂远月成交大约在95万吨左右,其中以2026年5~7月为主。而昨日远月成交高达185万吨左右,成交月份主要是10~1月。一方面是油厂报价相对偏低,较前期下调明显,最低已降至0基差水平,具有优势,风险较小;另一方面是市场看多四季度行情,担忧豆粕采购受阻,因此提前布局,采取滚动补库策略。远月放量成交虽然对现货行情影响甚微,但却表明了市场对后市行情的看法,提前采购的量越大,成本锁定的部分越多,后续市场价格变动对终端的影响越小,上涨空间或也将难达市场预期。同时,这也有助于推进国内油厂四季度的大豆船期采购。
国际大豆供应
近期,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天气整体良好,作物状况处于五年同期最高,中国的需求依然不足,CBOT大豆期货11月期约围绕990美分震荡。根据船期统计,中国至今仍未购买新作美豆,四季度采购以巴西为主,因此近月巴西大豆出口 CNF 报价持续上涨,进而推升国内大豆采购成本,不断抬高豆粕震荡底部价格。但是仍需关注中美贸易后续进展,若大豆采购倾向发生变化,易出现急涨急跌行情。而在中美贸易关税不变的情况下,则主要关注巴西CNF 报价变动以及大豆到港是否顺利。
近月承压明显
进入8月,虽然大多油厂催提暂缓,但开机率延续高位,部分库存压力较大油厂仍因胀库风险不得不保持催提。市场现货走货较慢,小幅调整令下游不愿过多备货,大多维持安全库存为主,小散户大多随用随买。目前立秋已过,后续天气转凉后市场现货成交或能转好。国内企业持续采购阿根廷豆粕,价格较为划算,后续关注通关情况和豆粕品质状况,若较为顺利,或将继续增加采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