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
从200户业主想卖房到抢着捐钱,看长沙白沙湾嘉园小区的逆袭密码。
在长沙雨花区白沙湾嘉园小区内,新修的道路没有车辆占道停泊,还专门划出了人行道。小区内绿树成荫,生活娱乐设施焕然一新。
7月27日清晨,长沙市雨花区黎托街道体育新城社区白沙湾嘉园小区的居民,陆续来到设施齐全的小区健身广场,一边晨练一边聊着家长里短。
在2020年前,白沙湾嘉园小区还是一个公共收益混乱、环境脏乱差、业户投诉不断的“问题小区”。在成立业委会和党支部以及招投标重新引进物业管理后,短短五年,小区筹资500余万元,不仅彻底解决了悬在头顶的安全隐患,更带动全体业主积极参与家园建设,实现了从“问题小区”到“宜居家园”的蝶变。
如今,已经成为雨花区物业“红榜”的小区仍在持续升级中。
【旧貌】
臭水沟挡路,外墙脱落伤人
200户业主欲卖房……
白沙湾嘉园小区共有18栋楼,居民近1800户。如今的小区植被茂密、道路整洁,主干道还实现了人车分流。被绿荫包围的健身广场,经常能看到老人们健身的身影,听到孩童的嬉戏声。
健身广场的公示栏处,70岁业主朱冬义正盯着小区整改前后的对比照入神。“多亏了无私奉献的热心业主,扭转了小区的局面。”
朱冬义是2012年入住小区的,“当时想着这里离高铁南站近,出行方便,很适合养老。结果来这后,差一点就住不下去了。”
“那时候小区的道路旁有条臭水沟,一到热天就臭气难闻,本就不宽敞的道路,每天还被车辆占道停泊,结果经常听到有人为躲汽车掉进沟里的。”回想之前,朱冬义说小区的闹心事不胜枚举,如清晨6时开机装修、消防栓没水、消防车进不来等等,“业主群充斥着戾气,我从房屋中介打听得知,最多时有200余户业主选择转售”。
“最头痛的还是‘外墙脱落’问题。”朱冬义说,2017年一名业主的岳母散步时被坠落的滴水檐砸伤,导致身体瘫痪。
“这件事发生前,就听到过有业主差点被砸到的消息。这件事发生后,搞得人心惶惶。”朱冬义介绍,“后来准备对楼栋滴水檐进行改造,都已经开始围挡施工了,但当时的报价是‘3栋楼房126万元’,太高了,大家都反对。”
于是,围挡一围就是两年。
【转变】
成立业委会重招物业
筹资改善基础设施
2019年,小区迎来转变。第二届业委会成立后,小区还成立了党支部,组建了以热心业主袁宜清为代表的党员志愿队,协助业委会管理。
2020年,业委会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入了湖南鹏基居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后经招投标,整个小区共18栋楼滴水檐改造,才花了30余万元,这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朱冬义说,“业委会解决了我们的心头大事,让我们生活更有安全感,大家也更加相信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了。”
2022年,在第三届业委会竞选时,业主一致推选袁宜清担任业委会主任。
小区头顶上的安全问题解决了,可基础设施陈旧、业主间的互不信任、上访不断等问题仍很棘手,小区亟须启动资金来重整旗鼓。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业委会与物业公司达成协议,小区停车位收益分配从原来的平分,变为业委会占七成,物业占三成,如此一来,小区每年公共收益可入账50余万元。”袁宜清表示,“业委会还争取到物业近百万元配套支持,来提升小区的硬件设施。”
“2021年,是我们物业公司服务的第一年,我们也希望能赢得业主们的信任。”小区物业经理李鹏说,小区物业费至今未涨,仍是1.3元/平方米。
入驻服务第一年,物业公司就对小区环形道路进行了人车分离,并对外墙脱落情况进行了维修。李鹏说,“之后的每一年,我们会根据需要,陆续对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比如维持消防水泵房、新增55个高空抛物摄像头、在车库出入口搭建雨棚来防止雨水倒灌等等。”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业委会也开始提升业主的凝聚力。在小区里,春节文艺汇演办了4年;公告栏上,“好人好事榜”,让业主们找到归属感;年底的成果展示和答谢表彰,也是默默奉献的业主代表和物业员工站C位……
此外,小区党支部还推动建立“五位一体”议事机制,联合街道、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定期碰头,每月进行一次物业与业委会的沟通会,晒出工作进展;每3个月有一场业主心声倾听会,当场回应各种问题;每6个月召开计划事项公开讨论会,对重大改造项目集体表决。
每一次活动都增进了业主们的彼此了解,增加了对业委会的信任。
【升级】
各栋业主自掏腰包200余万元
扮靓入户门厅
走在白沙湾嘉园小区中,记者发现,18栋楼的入户门厅风格各不相同,有用山水画作屏风的,有高挂牌匾的,还有挂中国结的。
有些入户门厅还贴出了“装修募集表”“光荣榜”,上面记载了各户业主为入户门厅改造所捐的物资,有捐现金的,还有捐沙发、休闲长椅、花卉等。
改造门厅的想法,源于小区业委会成员、A5栋业主易平。
“入户门厅没改造前,灯光昏暗、地面脏乱,还有业主将拖把晾在门口。回个家,别提有多糟心了。”易平说,3年前,他揣着改造意见表争取了本栋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又向物业公司申请了1万元资金支持。最终,他和热心业主自掏腰包3万元请来施工队,将一楼和负一楼的门厅进行了改造。“效果非常好,还有不少其他栋的邻居特意跑过来参观。”易平说。
A5栋的改造,在小区里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他楼栋也纷纷跟着效仿起来。
“我们楼栋有业主是专门做设计的,将设计发到群里,大伙一起商量修改。业主们则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出钱,共同改善居住环境。”C2栋业主肖红云告诉记者,“小区的改变,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也很支持业委会的工作。我们定的价是根据本栋楼的经济能力来定的,有很多业主愿意额外捐钱捐物,当然也有家庭确实困难的,他们会选择出力来表示支持。”
据业委会统计,在改造入户门厅上,该小区18栋楼共筹得200余万元款项。
【未来】
提质改造不停步
小区还有个“三年规划”
“不到5年,小区便通过自筹资金500余万元,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这500余万元来之不易,由公共收益、业主自筹和物业注资组成。”白沙湾嘉园小区党支部书记、监事会主任张培俊向记者算了笔细账,“停车费每年收益50余万元,4年便是200余万元,加上业主改造入户门厅的200余万元,物业公司每年会根据需要配套注资,4年也有近百万元。”
“这些钱全用在了小区提质改造上,比如地下车库墙面翻新、电动车雨棚连成片、荒废空地变健身广场、老年活动室增添新桌椅等,共计40余项基础设施改造。”张培俊说。
“钱筹起来只是第一步,花得明白,用在实处,才能让信任持续下去。”肖红云说,在小区宣传栏里,公共收益审计报告、改造项目进度表、资金使用明细常年公示,业主群里实时更新施工照片,“而且我们还有监委会全程参与物业服务监管和重大事项决策,每年还会从外面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确保公开透明”。
跟随张培俊的脚步,记者来到健身广场对面的一处荒地。张培俊说,小区召开了全体业主大会,通过了小区的“三年规划”,按照今年的规划,脚下的这片荒地将会变身一个新的文化长廊,将满足居民的更多文化生活需求,让小区变得越来越宜居。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甘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