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瓦尔:关于人性的50个残酷真相

【来源:虎嗅网】

博弈论与社会

1. 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出于自私也应该保持美德。

2. 社会中最常见的博弈被称为猎鹿博弈在博弈中,如果我们合作就能捕获一只大鹿,吃上丰盛的晚餐,但如果我们不合作,就只能去猎兔子,各自只能吃一顿简单的晚餐。这个游戏有两个稳定均衡——可能我们都猎兔,也可能我们都猎鹿

3. 高信任度的社会是一个更有美德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我可以相信你会和我一起去猎鹿,按时出现,完成工作,然后合理分配猎物。

4. 希望生活在人人拥有美德并遵循准则的社会体系中,这样我们都能受益。但我认为你不需要为了他人而做出牺牲,可以纯粹为了自己这样做。你会有更高的自尊心,你会吸引其他有高尚美德的人。

自私与自由


5. 我想每个人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这是人性。

6. 马克・安德森博客说不要制定日程,我删掉了我的日历不再制定日程安排,试着把所有事情都记在脑子里,记不住就不做。我还听说杰克・多尔西用 iPhone 和 iPad 处理所有业务,甚至不用电脑,所以我通过短信来处理事情,还设置了不太客气的电子邮件自动回复我不查看邮件,也不要给我发短信”。

我把所有时间都解放出来了,所以我的整个人生都充满意外之喜。我可以在任何我想的时候、任何我想去的地方,和任何我想交往的人交流,但我会先收到邀请,然后再做决定。

7. 我不会对未来的任何事情做出承诺,如果某件事很有趣,当我有心情的那天,我会看看能不能去做。最糟糕的就是被过去的承诺绑架现在的自己它会毁了你的一天,因为就好像有那么一个小时的空档,像一坨屎一样摆在我的日程表上,我一整天的安排都得围绕着它来。在那之前的二十分钟和之后的二十分钟我都什么也做不了。

8. 过度安排的生活不值得。它不是人类的进化方式,我们也不是这样成长起来的,除非你有一个像直升机一样时刻盯着你的家长。我们的自然状态就是自由。


9.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我从不想在特定的时间出现在特定的地方。” 我当时就想,天哪,就是自由。这句话立刻改变了我的生活。

自由与生产力


10. 我们当然要履行重要的工作责任,只是别把生命浪费在随机安排的琐事无意义的婚礼或是和讨厌之人的无聊饭局尽可能创造生活自由度反而能提升生产力

11. 在你的生活中,你能带来的自由越多,你越高效。因为你可以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不管那天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当我早上醒来时,前四个小时是我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我想用这段时间解决所有难题。

12.灵感稍纵即逝,要立即付诸行动。想写一篇博客文章,立刻就动笔。想发一条推文就立刻编辑。想解决一个问题就想立刻钻研。想读一本书立刻翻开。想学习某样东西,好奇心一出现,我就立刻去学习相关内容。我会下载相关书籍,去谷歌搜索,使用 ChatGPT 等等,当场就把问题弄明白,学习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发生的。

学习不是因为安排了时间或者专门留出了一个小时才发生的因为当那个预定的时间到来时,我的心情可能已经不同了,我可能只想做些别的事情。

13. 真正留在你记忆里的,是你在真正有学习欲望的时候学到的东西。那种自由,那种想做某件事的那一刻就能付诸行动的能力是如此令人解脱,我们大多数人在一生中很少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如果你一生都这样生活,那就是获得幸福的秘诀。

14. 拖延是因为你此刻不想做那件事,你想做别的事情。那就去做别的事情好了。效率、成功与幸福自由并不冲突

找到你的游戏

15. 找到对你像是玩乐,但在别人看来却是工作的事情。这样你就会在竞争中胜过他们,因为你做这件事是为了开心,别人做这件事是为了某种副产品。对你来说,这是艺术,是美好,是快乐,是心流,是一种满足感。

16. 你越去做那些对你来说自然而然的事情,你面临的竞争就越少。通过做真实的自己,展现出真实的一面,你就能摆脱竞争。

17. 如果非要我用两个词来总结如何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我会说产品化自己找到你天生擅长世界需要且可规模化的事将其转化为产品

18. 选择泛滥的世界里,最大的错误就是过早地做出承诺。如果过早决定成为一名律师或医生,五年后可能发现自己错过了其他机会,最终在错误的职业、错误的位置,和错误的人在一起,辛苦地度过三十年的人生。弄清楚自己方向的最佳时间“当初”,第二好的时间就是现在,所以直接做出改变就好了。

默认说不


19. 默认情况下,你应该舍弃所有事情。拿不定主意,答案就是我们对大多数事情都应该说。我能让日程表保持空白的一部分原因就是默认对所有事情说

20. 在人生早期,你在寻找机会,所以对所有事情都说,这是你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探索阶段。当你找到了想要从事的事情,开始深耕,必须默认对所有事情说不默认拒绝,光是处理拒绝就要耗费时间

21. 也许人们长期生活在义务中,难触及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隐藏愿望、渴望和需求,长久以来自己置于次要位置。他们会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 到底是什么? 我想不想参加这件事?被别人的欲望像牵线木偶一样操纵,说感觉像是犯罪

思维缝隙

22. 能够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想法真的非常有益。它在你有意识的观察自我和你的思维之间创造出一个小小的间隙,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像审视第三方的言论那样,去审视和评估自己的想法。

23. 如果你能够观察自己的想法,并稍微客观地看待它们,你就可以更有选择性,更具批判性,而且你会意识到,除了那些可能对你身体造成伤害的事情之外,现实世界中本没有什么问题。

24. 如果你不会无意识地、下意识地、被动地到处给自己找问题,你就会有更多的精神能量去专注于你真正想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在任何事情成为占用你情感精力的问题之前,你必须先接受它是个问题,你可以对自己要面对的问题有所选择

25. 一个理性的人可以通过培养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的漠不关心来获得内心的平静

“模仿性欲望”

 

26. 彼得·蒂尔借鉴勒内·吉拉德的理论指出模仿性欲望” 是如何从他人那里产生的有些欲望是社会潜移默化植入的,比如读法学院、医学院或者商学院也可能是因为效仿朋友受周围人影响产生的又或者是来自父母的期望。

27. 愧疚感其实是社会的声音在你脑海中回响,是一种社会编程,让你成为一个乖孩子,做对群体有益的事情。最好的结果来自独立思考并自主决策,们在这方面投入的时间远远不够

28. 人们往往轻率地决定居住在哪个城市,这个决定会影响到交友、工作、机遇、天气、食物、空气质量以及生活质量。我认为,如果你要做一个为期四年的决定,应该花一年的时间真的深入去思考,也就是花四分之一的时间。

“一万小时定律” 和“一万次迭代”

 

29. 秘书问题” 定理是一位计算机科学教授弄清楚应该花多长时间面试秘书,以及雇佣秘书后应该留用多久。比如说他打算雇佣一个秘书十年,是应该花一年、两年、三年,还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去寻找合适的人选呢?

结果发现,最佳的时间大概是总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大概在你面试进程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你要选择你面试过的人中最优秀的那个,然后继续寻找和这个人一样优秀或者更优秀的人。当你面试到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时,有了足够的经验,知道什么样的人是符合标准的,之后任何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的人都是合适的。这个理论适用于约会,也适用于找工作和职业发展,基本上在很多方面都适用。

30. 秘书问题” 定理有趣的一点是它实际上并不是基于时间的,而是基于迭代次数的。你需要进行大量的迭代。

31.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让一万小时定律” 这个概念变得广为人知。但我想说的是,实际上达到精通需要的是一万次迭代。不一定是确切的一万次,具体数字是未知的,关键是迭代的次数推动了学习曲线的上升迭代和重复是不同的概念。重复是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样的事情,而迭代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然后再进行下一个版本的尝试。这就是纠错的过程。如果你在任何事情上进行了一万次纠错,你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焦虑和压力


32. 一根钢梁它受到压力,是因为被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弯曲。大脑处于压力之下时,是因为你同时有两个相互冲突的欲望。比如,你既想被人喜欢,又想做一些自私的事情。你想为别人做点事,但又想为自己做点事。你不想去上班,但又想赚钱。

33. 焦虑有点像普遍存在、难以名状的压力太多未解决的问题、未解决的压力点,它们在你的生活中堆积起来。你的大脑里就像有一座垃圾山,只有一小部分像冰山一角一样露在外面。

34. 对我来说,缓解焦虑的一个好方法就是考死亡。一切都会化为乌有你什么都带不走。听起来很老套,我们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些重大问题,甚至在很小的时候就放弃思考这些问题了。

35. 如果你没有好好把握当下,感到有压力感到焦虑,或者在想着别的事情,你就错过了这个瞬间。任何一个你没有全身心投入的瞬间,对你来说都如同不存在。你就好像死了一样,因为你的心思在别的地方,活在某个想象的现实中,那远远比不上真实的现实。

时间与当下

 

36. 我最近的一个感悟是,怎样才算浪费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都是浪费时间终极意义上讲,没有什么是重要的,但在每一个瞬间,当下的事情又都是重要的。你眼前发生的事情实际上蕴含着所有的意义,所以重要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当你没有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现实中时,你就是在浪费时间。

37. 生活将会按照它该有的方式展开。有好的一面,也会有不好的一面。实际上,好坏都取决于你的诠释。你出生,经历一系列的感官体验,然后死去。如何解读这些体验取决于自身,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诠释。

38. 我不想告诉任何人如何生活,我只想说,如果你想提高生活质量,最简单也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自己的内心的思想不要评判,而是更客观地观察。你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循环和行为模式。

39. 只要做你想做的事,真正去探索你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做别人期望你做的事情,或者社会期望你做的事,又或者是你默认应该做的事,你就能从生活中获得满足感。大多数年长且成功的人都会告诉你,当他们毫无歉意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时,生活是最美好的。

过程就是一切


40. 如果痛苦指的是身体上的疼痛,那它就是真实存在的,你无法忽视它但我们所说的痛苦,更多是精神上的折磨和痛苦,它意味着你不想做手头的事情

41. 我喜欢做一个小的思维练习穿越回五年前、十年前、十五年前、甚至二十年前。试着回忆当时处境,和你在一起的人是谁你在做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情绪是怎样的你的目标是什么真正地把自己带回到过去,看看是否有什么建议给自己,是否有什么事情你会做得不一样

别想买股票买比特币这种事儿仅凭现有的阅历和性格认知,你会不会做的不一样?对我来说,我不会改变任何事情我会少一些愤怒,少一些情绪,少一些内心的痛苦

42. 过程不仅是回报,它本身就是一切就算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也会转瞬而逝,这是人性使然。我们会陷入一种循环:无聊产生对某物的欲望为了获得它,开始痛苦或期待的追逐。得到了你会很快适应,然后再次陷入无聊没得到,有点儿不开心,再投向其他欲望。无论最终是否如愿,情绪波动终会平息

43. 如果你想要成功,就必须对自己的欲望有所取舍很多不必要的欲望,是我们外界沾染来的意识到欲望是不快乐的根源,就会慎重选择

骄傲的代价


44. 骄傲是学习的敌人。那些困在过去、成长最少的人,恰恰是最骄傲的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有了答案,不想在公众面前修正自己。

45. 骄傲是陷入了局部最优解,是不愿回到原点重新攀登。所以骄傲是一种昂贵的特质,因为你会不断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为此付出代价。

46. 伟大艺术家总具备重启能力,伟大的企业家也是,他们愿意重新开始。比如马斯克,他说我出售PayPal赚了两亿美元一亿美元投入SpaceX八千万投入特斯拉两千万投SolarCity最后还得借钱付房租这个人永远在重新出发他不在乎别人认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他愿意从头再来。我认为这是一种甘当傻瓜的勇气,是一种愿意重新开始的态度

47. 很多人就是没有这种态度。他们获得了成功,变得富有、出名,然后就满足了,被困住了。他们不想回到原点创造任何伟大的事物都需要从无到有,这意味着你要归零,而这真的很痛苦,也很难做到。


幸福与成功的悖论

48. 幸福是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我一直很喜欢苏格拉底的故事他走进集市,看到那些奢华精美的物品说:这世上有多少东西是我不需要的啊这就是一种自由,不渴望某物与拥有它同样珍贵

49. 亚历山大出去征服世界,遇到了住在木桶里的第欧根尼。亚历山大感叹我多希望来世能像第欧根尼一样。” 而第欧根尼不想成为亚历山大。追求幸福有两条路:要么通过成功满足了物质需求;要么像第欧根尼那样你根本就不去渴望

50. 幸福会阻碍成功吗?传统观念和现实经验都暗示着,当你幸福的时候,会失去欲望和行动力但另一方面,人始终要有所作为。作为动物我们要生存繁衍,我们有驱动力,有动机大多数人还是想要投身在竞技场中拼搏的

我个人而言,随着变得更幸福 更平和、更冷静、更专注、更满足自己拥有的我仍然想要做事,只是我想做更大的事情更纯粹的事情,更符合我认为应该做的和唯有我才能做的事情。 从这个层面上说,我认为幸福会让你更成功,但你对成功的定义会在此过程中改变

……

相比2019年的采访,这是纳瓦尔时隔6年再次参与长播客的录制次录制是他主动提出来参与的,意图通过这个渠道把几年的一些新想法表达出来。很多观点都有了更新与深入,正如纳瓦尔自己:不断学习与迭代自己。这期播客节目真的值得反复看,相信你会有所感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混沌学园,作者:混沌学园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突发!美国、欧洲重大变数!德国突发警告

四川绵阳宣布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 各地探索弹性作息模式以激发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