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平时情绪稳定的人,一谈恋爱就崩溃?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简单心理

朋友小米是个典型的E人,平日社交很多,工作的很大一部分也要和人打交道。对她来说,和人沟通这件事并不难。

推开家门,却变成了另一幅情景——

她称自己是个对亲密过敏的人,一进入比较近的关系,就变得别扭起来,不知道怎么和对方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经常卷入情绪的漩涡,沟通也变得非常累。

「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呢?」「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不少人在亲密关系里,可能都会有和小米类似的感受。

在心理咨询师徐丽丽看来,这种沟通中出现的情绪风暴,其实是我们潜意识里启动的一种「心理游戏」。这个游戏我们可能从小到大玩了无数次,游戏的背后藏着一直未处理的创伤。

在能提供安全感的亲密关系中,我们有机会重新激活它,并渴望修复它。

徐丽丽是中国沟通分析协会的副理事长,这些年致力于人际沟通分析(属于心理咨询的一个流派)的学习和教学。她目睹过很多亲密关系,当被情绪吞没后,人们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更听不到伴侣在表达什么。时间久了,关系也可能在这一场场情绪风暴中被摧毁。

为何越亲密的人,沟通越难?如何跳出自己的「心理游戏」,走进一段真实的关系?

这是徐丽丽沟通心理学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沟通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都在玩一场心理游戏」。

▼以下是她的讲述:

徐丽丽,简单心理《人际沟通分析(TA)入门》课程主讲老师,中国沟通分析协会(CTAA)副理事长,大陆首位国际认证沟通分析师CTA(心理治疗方向),国际TA协会认证预备督导师PTSTA(心理治疗方向)。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出版专著《沟通赢家》、《你好压力》《言之有理—TA中的女性沟通心理学》。

01、你以为的亲密关系可能只是一场角色扮演

在和伴侣沟通的时候,人们是容易卷入情绪的漩涡,本来想跟对方谈的事儿也忘了,表达的都是情绪,这个其实就是沟通心理学里面所说的「心理游戏」。

一般当人们进入某个特定的角色,就会出现心理游戏(也叫情绪漩涡)。心理游戏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错,但最后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好,导致了事情的混乱。

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游戏叫「戏剧三角形」,把人们在沟通中扮演的角色分成三种: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我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1.受害者

比如妻子想和丈夫谈过年回谁家的问题,丈夫说这没什么谈的,先回我们家,再去你们家,这样比较顺。妻子可能有些不满,但也不直接说。等过年回到男方家里,本来打算第三天走,但丈夫聚会喝酒什么的耽误了时间,没走成,到女方家里可能就是假期最后一天了。

这个时候妻子爆发了,情绪漩涡出现了,「我就知道每次都是这个结果,你就是不重视我,不考虑我的感受。」妻子陷入受害者的情绪里。

受害者漠视的是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一种无力感,「反正每次都是这个安排,除了最后发一通脾气也没啥办法。」

如何跳出受害者的框架呢?如果你前几次发现丈夫回家后总是容易喝多,那就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要求,「我觉得要先回我们家」,然后对结果负责。

2.拯救者

拯救者是老觉得这事儿你干不好,我来帮你干。比如我注意到你跟你妈妈有矛盾,我就想去修复你和妈妈的关系。但结果往往是帮到最后,两个人都对ta不满意。

ta可能也挺委屈,觉得我这不是好心吗?不是为了帮你吗?这就是拯救者,ta漠视的是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迫害者

迫害者漠视的是他人的尊严,ta可能一直使用对方,还老指责对方不行,有点像现在我们说的PUA。电影《出走的决心》中的丈夫,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迫害者。

《出走的决心》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角色往往还会发生转换,一个角色到极限之后就会转换成另一个

比如一个家庭里的妈妈,过年前要做好多家务,她会说,「你看都是为了让你们过好年,把我自己累成这样」。家里人可能觉得,你可以不用干这些事,我们不要求你干。这个时候妈妈就是一个受害者的角色。

这个一直干家务的妈妈,可能最后大年三十生病了,继续抱怨说,「你看都是因为你们不干活,把我累病了」,这个时候会让其他人很难受,她就从受害者变成了迫害者。

生活中有大量的这种心理游戏,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擅长的游戏,可以借此想想看,你在亲密关系中,最常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02、伴侣就像我们心理游戏中的NPC

有一个特别的现象是,越亲密的关系中越容易出现心理游戏,比如家人和伴侣。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稍微远一点的关系,比如朋友和同事的沟通,反而还顺畅一些。

为什么呢?每个人在外边都要面子和形象,在职场上有一些情绪是压抑的,回到家不能再压抑了,再压抑就受不了了,所以得爆发一下。

我们往往需要在家里获得浓度更强烈的安抚。这个浓度更强烈指的是绝对值,有可能是亲密的正面安抚,也有可能是心理游戏中的负面安抚。

人都渴望有更紧密的关系,泛泛之交无法真正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所以你会发现,在家里,哪怕玩得是心理游戏,获得的很多是负面安抚,但浓度是很强烈的,人们还是会有这种需要。

另一方面,和我们想得可能不太一样,对人的心理来说,舒适的感觉并不是最重要的,人们往往会选择熟悉而不是舒适。

进入亲密关系里,人们也是想重温和父母相处中的那些感受,哪怕是负面的、有伤害性的。当受害者并不好受,但ta熟悉呀,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一遍遍重复心理游戏。

一个人习惯了当受害者,甚至成了ta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你说换个游戏,ta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这种熟悉的感觉也可以让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是可预期的,从而感觉「安全」。

人很难得到自己不熟悉的爱。所以,有时候我们看似是和一个人建立关系,但实际上这个人就像我们心理游戏中的NPC,有的人换了很多伴侣,都是一样的NPC;也有人和伴侣相处几十年了都没能走出自己的心理游戏,去真正了解对方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也是很遗憾的。

《婚姻故事》

03、拒绝玩对方的「游戏」冲突就不会升级

心理游戏是不解决(沟通的)根本问题的,还往往伤人伤己,如何能控制,不让游戏继续「升级」呢?这需要至少有一方能觉察到,我们已经进入游戏了

但这个还挺不容易的,为什么叫心理游戏,就是因为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潜意识中的,经常是大家都玩完(游戏)了,还是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谁都觉得自己特别委屈,意识不到问题在哪里。

如果恋人双方其中有一个人学了沟通心理学,至少ta就可以知道:不对,这好像有点进入游戏了,那我就先不说话了。或者我们先暂停一下,都想一想,再回来继续沟通刚才谈论的问题。

什么时候会陷入沟通困境呢?就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没错,不用调整,都认为对方该调整。当人们进入心理游戏时,站在ta那个脚本里面看,ta的确就是没错,说得通,所以会觉得凭什么让我改?这样沟通就彻底僵住了。

心理游戏最关键的就是匹配。你得找一个愿意陪你玩的人,才能上演这一场游戏,我们叫有人抛饵,有人咬钩。如果你只抛饵,人家不上钩,这个游戏是进行不下去的。

《革命之路》

我来举个例子,小A和小B是一对情侣,某一天的沟通中小A开始玩心理游戏了,扮演的角色是「受害者」,ta很可能指责对方做错了什么,怎么伤害了自己;小B如果上钩了,认同了自己是「加害者」,就会生气地反驳,甚至反过来攻击小A——于是一场心理游戏开始上演,冲突逐渐升级。

反过来,如果小B不上钩会是什么样呢?ta可能根本不认同自己是加害者,也就没太多情绪,会很平静、理性地澄清,「我不是你说的这样」「我没义务要满足你的什么需求」。当我们客观描述对方的行为时,就带对方进入了一个良好的觉察。

小B在成人状态,把小A也拉回到成人状态,小A可能会觉得:「我好像确实没有自己想得那么惨,不是受害者」,于是(心理游戏)也演不下去了。

你看,双方就这样从交错的沟通中出来了,等小A的情绪慢慢恢复平稳,双方就能进行更进一步地、真正有效的沟通。

所以只要有这样一个人,ta能把你从心理游戏中拉出来,就玩不起来了。在现实生活或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特别纠缠的关系,可能就是在玩一场心理游戏,双方还特别投入其中。

04、好的伴侣关系会稀释你成长中的创伤

正因为亲密关系中很容易出现这种心理游戏,好的沟通又特别难,现在大城市里也有一个人独居条件了,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谈恋爱。不建立关系,就不用启动那个游戏了。

但我依然觉得,去建立这种深度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体验。但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什么才是好的亲密关系?

在我看来,好的亲密关系并不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长长久久」,也不是领证了生了孩子,我不这么认为。

好的亲密关系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个人,你去和另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建立了一段深度的、亲密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的三种自我状态(父母、成人、儿童)都会得到充分碰撞。如果双方能从中获得一些安抚,有了一些成长,这就是一段好的关系,哪怕最终没有在一起。

实际上,每段恋爱对我们都有助力,你在这段关系里学到了这件事,在另外一个伴侣那儿学到了别的。咱们中国人爱说缘分,如果到了某个时刻,天时地利人和,可能你们真的领证了,达到了社会属性上的「成功」,但这并不是心理学角度判断关系好坏的标准。

沟通心理学里有一句话,好的伴侣关系,会稀释你成长中的创伤。如果你的原生家庭有一些创伤,你又找到了一个相对还不错的伴侣,那ta就在一定程度稀释了你脚本中的创伤。哪怕不能完全地解决你的问题(也是不可能地),我个人觉得,那也是值得感恩的。

《摩登家庭》

和这么多伴侣一起工作过,如果你现在问我,经营一段亲密关系关系的秘诀是什么,我觉得还是沟通。

沟通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爱」。的确会花一些成本,但给你的回报是最大的。

我觉得,不管结不结婚你都要去体验这个(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它对你的成长一定是有帮助的。你不用追求影视剧里那种天长地久的爱情,你就认认真真地去体验一个真实的关系,扎实地投入到生活里面。

就算走不到最后,那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一些什么,然后各自继续往前走。我觉得抱着这样的态度,大家对婚恋关系也能松弛一些。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高密化工厂爆炸致农化板块走强 谁有现成涉事产品产能?

精选 | 夜盘盘前要闻汇总 5月28日 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