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 (ID:appsolution),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原文标题:《AI“复活”死者对簿公堂,“死无对证”成历史?网友痛骂法官:愚蠢》
对那个朝我开枪的男人,我想说:很遗憾那天我们在糟糕的情况下与彼此遭遇。没准下辈子我们能成为朋友……我相信原谅,相信上帝会宽恕,到现在依然如此。
Chris Pelkey,一位枪击案受害者,对法庭如是说道。
但这并不是他本人。他在2021年的一次路怒枪击事件中,已经不幸去世。
庭审现场上播放的,是以Pelkey的形象和声音制作的AI视频。
更令人惊讶的还在后面:法官采纳了这段由AI生成的受害者影响陈述,作为量刑阶段的证词。
这是今年5月1日发生在亚利桑那州某县级高级法院的一次庭审,在刑事犯罪法庭,乃至整个英美法世界,引发前所未有的震荡。
这也创造了AI生成内容作为证词提交到法庭,并且被法庭采纳的先例。
这次庭审在YouTube、Reddit等平台引起轩然大波,大批网友表示对法官采纳这段AI证词的决定表示难以理解,
有人认为当值法官Todd Lang“愚蠢”,应该被上级部门剥夺法官资格。
有自称是律师的网友对此表示震惊:“如果我雇人在庭审现场做相似的事情,不但会被当庭制止,甚至还会被律师协会调查。”
乍一听,一个法庭采纳由AI生成的,代替已经死去的受害者发表的证词,的确荒谬又愚蠢。这些网友们的反对态度,完全有理由。
但考虑到这条证词视频由受害者家人制作,并且同时并未遭到被告方和法庭的反对——情况也的确略微蹊跷,似乎另有隐情。
让我们深入了解这次令人难以置信的庭审。
AI亡者证词的背后:爱与宽恕
萌生制作AI视频作为证词的想法时,Stacey Wales就明白,这个做法势必争议滔天。
连自己的丈夫一开始都难以接受,觉得她“可能有点过分了”。
Wales是本案的受害人、路怒枪击事件中的死者Chris Pelkey的妹妹。她和丈夫都从事科技行业,对AI生成工具并不陌生。
被告应该得到法律的制裁,受害者一方也都希望法庭能够给出最大限度的量刑以宽慰Pelkey的在天之灵。Wales希望枪手Gabriel Horcasitas在监狱里度过后半生,或者至少法官能够以过失杀人罪的顶格量刑,对被告进行宣判。
但她同时也认为,哥哥的在天之灵或许不会这样想。
前思后想了整整两年,和数十位哥哥的生前友人聊过之后,Wales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兄长,也无比确认一件事:
她自己不一定能原谅被告,但哥哥一定会原谅他。
斯人已逝,没有什么能让Pelkey起死回生。但至少AI能给哥哥最后一次表达自己的机会——Wales这样想,并最终说服了丈夫。
她明白,如果决定要做这件事,必须非常小心谨慎地处理,如果视频的脚本不好,效果会差之千里。
说干就干:她整理了多年以来访谈记录里大量的侧面描述,提炼出了自己认为最接近哥哥的样子,以及他可能会最终在法庭上说的话,写出了脚本。
他们采用Pelkey的遗像照片,使用Stable Diffusion和LORA微调来生成视频。过程中遇到了效果失真的情况,比如Wales希望哥哥能在视频里最后一次,向他爱和爱他的人们“笑一下”,但照片里盖住脖子的长胡须很难处理。他们不得不“修整”一下胡子,修掉了卡在帽子上的墨镜,才让生成视频里Pelkey的样貌和笑容更加真实。
最终生成的视频并不十分完整、连贯,中间有明显的中断和剪切痕迹。但这并不重要,Wales在视频里,重现了哥哥的音容笑貌,结果令她满意。
“大家好。首先澄清一下,我是利用照片和声音资料,通过AI生成的Chris Pelkey。今天我以数字再生的方式和大家见面,希望能够分享一下我在现实生活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Pelkey的数字孪生,在视频的开头说道。
从这条AI生成的视频中,人们能够看到一个更完整的Pelkey:他曾在美国陆军服役,驻扎在条件恶劣的战区;他热衷于钓鱼,蓄须但并不邋遢,几乎符合人们对于粗犷的退伍军人的一切刻板印象。
他热爱上帝,热爱生命,热爱身边人,用信仰和爱作为人生在世的唯一信条。
“对Gabriel Horcasitas,那个朝我开枪的男人,我想说:很遗憾那天我们在糟糕的情况下与彼此遭遇。没准下辈子我们能成为朋友……我相信原谅,相信上帝会宽恕,我一直相信,直到现在仍然如此。”
在视频中,Pelkey的数字孪生也没忘了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开两句玩笑:“老去是一样奢侈的礼物,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现在我没有机会了,但这张滤镜照片能够让你们看到,年老力衰的我长什么样。有没有吓到你们?”
争议焦点:AI证词是否应该、何时可以被法庭采纳?
西方社会更流行尊重他人自主意志的观点。但网友对这一事件的争议不在于死者家人制作了这条AI生成的视频,而是在于视频竟然提交到了法庭。
不仅如此,被告人律师在现场没有提出反对。
更离谱的是,法官不但没有将其驳回,甚至决定采纳这条视频作为证词。
一般认为,不在场者,且非自己意志驱使所发表的言论,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都不能也不应该作为证词。
此前从来没有过AI生成证词被采纳的先例;一些其他案件中出现过类似的AI生成内容被提交到法庭的情况,不但没有被采纳作为证据,且始作俑者都会遭到严厉的惩罚:不是被控藐视法庭,就是被责令罚款。
这起过失杀人案,很特别吗?
别说,还真有点不一样。
与大陆法系的定罪量刑一体化不同,英美法采取定罪和量刑的程序分离原则。本案的定罪阶段已经完成,被告人已无法脱罪,庭审进入了量刑阶段——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作为受害者之一Wales才向法庭提交了这条视频。
更准确一点来说,这条AI生成的视频证词,正因为在量刑阶段提交到法庭,所以不构成刑事意义上的“证据”。
在量刑阶段,控方可以寻找证人(例如作为死者家属的Wales)提交证词,来帮助法庭更好了解案件造成的伤害,从而达成控方期待的量刑水平。反之亦然:辩方也可以找证人来提交品行证明书,对被告人进行美化,从而减低量刑——即便这些证人与案情本身并无关联。
简而言之,量刑阶段的证词,是为了影响法官对于有罪之人量刑严苛程度的判断,这也是法庭允许的。
(一个例子:Theranos“坏血”事件主角Elizabeth Holmes庭审期间,有上百份品行证明书提交到法庭,将其描绘成顶尖的创业者、百年一遇的科学天才等。)
然而在本案中,大部分旁观者可能都忽略了一组细节:庭审记录显示控方主张9年刑期;Wales在她自己的证词中要求法官给予10年零6个月的顶格量刑;但从Wales制作的AI视频中,Pelkey的数字孪生似乎已经原谅了被告人。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法官Todd Lang表示自己很喜欢这个AI,并从中听到了宽恕的意味。
看完视频后,他对Wales说,“你的证词告诉我你很愤怒,你主张了最高量刑。然而即便这是你想要的,你还是允许Chris说出心里话——你认为的版本。我没有听到他要求最高量刑。”
最后,法官还是给出了10年零6个月的最高量刑。被告人也已就量刑程度提出上诉。
滑铁卢大学教授、AI法律研究者Maura Grossman指出,考虑到本案是法官审判庭(bench trial)而非陪审员法庭(jury trial),且提交的AI视频并不是刑事意义上的“证据”,所以视频的影响力对于案件比较有限,不起到决定性作用。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法学教授Gary Marchant认为,和那些使用AI编造不存在的案例或法条的恶意行为相比,这种由AI生成,尽力、真实呈现受害者声音的证词,并不存在恶意,因而不太需要反对。
即便如此,本案中对于AI生成证词的使用,特别是证词被采纳这一突发情况,还是创造了一个具有轰动性和争议性的先例。
法庭是对虚假信息高度敏感的严肃场合。英美法又是一个大部分时候遵循判例法制度的法系。AI生成的资料是否可以,何时、何种场合可以被法庭采纳为有效证词,听上去是一个极度复杂和困难的法律和伦理问题。旁观者认为法官的决定过于草率。
但至少Wales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我们希望能够感动法官。我们的目标是还原真实的Chris,展现他生而为人的样子,”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