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被战火撕裂的两年,谁在推动国家的消亡?

【来源:虎嗅网】

苏丹武装冲突迄今已近两年,战火波及全境18个州中的15个,已造成约2.97万人丧生,超过1285万人流离失所,246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说,这是一场规模和严重性都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危机。

更为严峻的是,苏丹武装部队方面拟组建“战时政府”;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则在4月15日宣布,在苏丹成立名为“和平与团结政府”的平行政府,该政府将管理苏丹全境。

分析人士担心,冲突双方的这一行为可能导致苏丹战争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国家进一步分裂。

“所有事态都在推动分裂”

苏丹武装部队由布尔汉领导,快速支援部队则由达加洛指挥。两人曾一起推翻巴希尔政权,在苏丹主权委员会分任主席和副主席,之后,双方因政见不合,从“战友”变“劲敌”。2023年4月,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在首都喀土穆大打出手,冲突骤起。

在战火延宕的两年里,苏丹冲突双方攻守易形,战局变化明显。喀土穆是苏丹武装冲突最先开始也是交火最激烈的地区之一,为凸显各自的合法性,苏丹冲突双方围绕首都的控制权展开激烈争夺。

目前,苏丹武装部队掌握战略主动权,苏丹快速支援部队相对处于防守态势,但苏丹战争还远未结束。苏丹军事专家和分析人士认为,首都之战标志着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之间城市战的结束,也是双方军事对抗的转折点。在喀土穆战役中,原本长于城市作战的苏丹快速支援部队损兵折将、节节败退,而处于相对劣势的苏丹武装部队不仅积累了城市作战经验,还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士气与战力大增。

力量此消彼长之下,苏丹武装部队很可能一鼓作气,继续进攻驻扎在达尔富尔和科尔多凡地区的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后者在苏丹西部缺乏防空系统和掩护,又面临重型装备短缺、补给线脆弱等困境,恐难抵挡苏丹武装部队发动的空地协同攻势及维持现有控制区。不过,苏丹西部地形复杂,是苏丹快速支援部队的大本营,有地方武装和民兵网络,又毗邻边境,战事长期化风险依然存在。

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汉在今年2月初宣布,未来一段时期将组建一个“看守政府”或“战时政府”。

多位分析人士警告,未来苏丹或面临两套货币、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国家分裂、解体的风险不容小觑。前内阁事务部长、苏丹大会党副主席哈立德·奥马尔·优素福表示,目前所有的事态发展都在推动苏丹分裂,“让人感到绝望”。

苏丹冲突爆发以来,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纷纷出面调停,呼吁停火止战,通过对话解决危机,但均未取得实质成果。

布尔汉说,苏丹武装部队“不原谅、不妥协、不谈判”,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路径非常明确:要么苏丹快速支援部队放下武器,要么继续战斗。而达加洛虽多次表示对停火、和谈持开放态度,但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在国内频频发动袭击,其本人还积极争取国际支持和认可。

当前,停火和谈陷入停滞。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冲突双方分歧严重,不愿妥协;二是冲突双方都想在战场获得优势,以便在被迫谈判时处于有利地位;三是冲突双方认为部分调解方选边站队,不认可其调解立场。

人道危机,前所未有

持续冲突给苏丹造成了席卷全国的“全面人道主义灾难”:饥饿、疾病、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战火延烧之处,当地民众受到的伤害难以想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年2月表示,苏丹正陷入一场“规模惊人、残酷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而且日益蔓延到更广泛的周边地区。

炮击、空袭不断,流离失所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联合国难民署警告苏丹正在经历“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流离失所危机”,称冲突导致该国超过1285万人流离失所,其中370多万人越境进入埃及、乍得等国,预计2025年还将有约100万人逃往邻国。随着北达尔富尔州、喀土穆等地的冲突升级,成千上万的平民再次逃亡。

受冲突影响,苏丹农业遭受重创。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辛迪·麦凯恩今年2月说,数百万平民失去了生计,无法获得基本粮食,一些地区的物价上涨了500%,而人道主义援助却因准入限制难以送达有需要的人手中。2024年,联合国宣告饥荒已在苏丹发生并日益蔓延,这是自2017年以来的全球首次。当前,苏丹正面临“有史以来全球最大、最严重的饥饿危机”,是全球急性营养不良率最高的4个国家之一。

根据苏丹卫生部的数据,受冲突影响,该国一半以上的医院停止运营,约2000万人难以获得医疗卫生服务,霍乱、登革热等传染病在苏丹大规模传播,产生灾难性影响。雪上加霜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近日的报告称,美国暂停对外援助影响了苏丹的335个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剧该国的医疗困境。

此外,苏丹近1700万名儿童失学,90%的学校仍处于关闭状态,1000多万名儿童面临暴力、袭击等致命威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警告说,苏丹正沦为全球教育危机最严重的地区,“一代人的未来和梦想岌岌可危”。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去年9月访问苏丹时就急切呼吁“世界醒来,帮助苏丹摆脱噩梦”,称“最好的药物就是和平”。

2025年苏丹将有304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呼吁向苏丹提供42亿美元的援助资金,以帮助约2100万最脆弱人群,但迄今仅筹集到6.6%的资金。

威胁地区,和平稳定

当前,苏丹武装冲突已演化为消耗战,造成严峻人道困境和地区安全治理难题,数百万人的生命及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岌岌可危。

冲突的外溢影响日益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难民问题加剧邻国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数据显示,苏丹目前约有380万人越境进入埃及、乍得、南苏丹等国,预计2025年还将有约100万人逃往邻国。大规模难民涌入,导致接收国资源紧张,给自身安全和发展本就面临挑战的东道国带去额外的人道灾难。

以乍得东部为例,国际危机组织称,此地已接收超过93万苏丹难民,随着苏丹冲突持续,这一数字可能会继续上升,这些难民大多被安置在瓦达伊省。该省本就深陷贫困率高、基础设施匮乏及族群矛盾等三重困境之中,加之苏丹难民挤占资源,人道援助严重缺位,原有矛盾被进一步激化。

当地食品价格飙升,就业住房竞争愈演愈烈,大量乍得青年为求生计加入苏丹武装团体。更严峻的是,资源分配争议导致妇女儿童占多数的难民群体频遭暴力威胁,常被要求外出寻找食物、水和燃料,而他们也成为更容易遭到袭击的弱势群体。

援助缺口还导致乍得难民与原住民之间爆发冲突,双方围绕水、燃料等资源的争夺不断升级。部分乍得人指责苏丹难民垄断生活物资、哄抬物价。此外,该地区的贫困加剧助推犯罪浪潮,偷盗案件层出不穷,治安状况持续恶化。

苏丹武装冲突爆发以来,已有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涌入南苏丹,让局势本就脆弱的南苏丹雪上加霜。国际危机组织称,南苏丹长期饱受经济疲软、灾难性洪水和农村地区暴力冲突困扰。苏丹战火切断了南苏丹的石油命脉,导致南苏丹国家财政收入锐减三分之二,货币贬值、粮食短缺等问题随之加剧,预示着新的动荡和战斗的到来。

二是非洲之角的地缘政治竞争加剧。该区域各国冲突相互关联,极易受外部利益与当地势力偏好及目标相互作用影响,苏丹的动荡可能激化整个区域的不稳定状态。摩洛哥新南方政策中心认为,苏丹地处非洲之角与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东地缘战略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极为特殊。

国际和地区大国围绕非洲之角影响力展开激烈角逐,部分外部势力或因自身利益选边站队,促使苏丹冲突有沦为代理人战争的风险。同时,苏丹动荡局势还给非洲之角和萨赫勒地区的极端组织,如索马里“青年党”、“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等,提供了可乘之机,便于它们构建网络、跨境活动。

三是区域经贸活动严重受阻。苏丹作为连接欧亚非的重要通道,当前的危机可能导致该地区出现经贸中断、投资减少等不利局面。新南方政策中心认为,苏丹位于红海沿岸,而红海是连接非洲、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主要海上贸易路线之一。苏丹持续的武装冲突可能会阻塞这一重要的海上通道,扰乱欧亚之间的货物流通,特别是全球海上石油贸易,危及全球能源安全。

四是武器走私扩散与难民黑市交易问题。位于瑞士的社会组织“全球倡议”称,自苏丹武装冲突爆发以来,乍得和利比亚向冲突地区走私的跨境燃料和武器数量有所增加,这极有可能加剧暴力,延长敌对状态。南非安全问题研究所称,苏丹冲突还导致该国边境人口走私活动增多,催生区域人口走私黑色产业链。过去两年,合法跨境通道持续收紧,大规模难民黑市交易随之滋生。走私网络不仅拓展既有渠道,还在埃及、利比亚、乍得等边境开辟新路线。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时刻帮|已作长租房的住宅,可否办理住房公积金商转公业务

昆明吾悦海悦西山售楼中心|吾悦海悦西山在售户型|吾悦海悦西山最新房价|吾悦海悦西山学校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