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财富】
4月,期货公司在资本市场动作不断。南华期货于近日递交港股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国内第二家“A+H股”上市期货公司;有两家新三板期货公司摘牌;新三板期货公司创元期货也开始冲刺主板上市。同时,A股上市期货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相继出炉,期货行业营业收入出现波动。
近日,南华期货公告称,公司已于4月17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的申请材料。
今年1月,南华期货发布相关公告称,基于深化全球战略布局的需要,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南华期货是国内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期货公司,此次若成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将成为继弘业期货之后,国内第二家“A+H股”上市期货公司。
4月17日,香港联交所披露易网站也公布了南华期货的申请版本(第一次呈交)。申请版本显示,南华期货中国境内期货经纪业务的企业客户数量从2022年的4266家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672家,同比增长9.5%,并在2024年进一步增至5089家,同比增长8.9%;中国境内期货经纪业务的金融机构客户数量从2022年的1140家增至2023年的1488家,同比增长31.8%,并在2024年达到1770家,同比增长19.0%。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南华期货中国境内期货经纪业务的客户权益达到人民币31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了65.4%,而中国期货行业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9%。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公司境外期货、证券及杠杆式外汇经纪服务的客户权益总额分别约为119亿港元、125亿港元及138亿港元,境外资产管理业务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别约为20亿港元、23亿港元及25亿港元。
另外,南华期货经调整经营收入由2022年的954400万元增至2024年的1354800万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9.2%。同期,公司年度利润从2022年的245900万元增至2024年的458000万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6.5%。
申请版本还显示,南华期货拟将发行募资净额全部拨归横华国际,计划加强公司在英国、美国及新加坡等地的境外附属公司的资本基础,旨在扩展公司的境外业务、优化境外业务架构并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及风险应对能力。
南华期货也表示,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一直是公司长期坚持的发展模式。公司赴港上市,不仅是基于对自身国际化战略的深化需求,也是公司围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根本职责,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布局全球市场以更好地服务“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应对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风险。同时,也为境外投资者“引进来”参与中国期货市场提供便利,助力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提升“中国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南华期货挑战港股上市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募资进一步加强海外业务,虽然有助于优化业务结构和增加抗风险能力,但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和风险复杂性都是挑战。同时,海外监管的差异性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A股和新三板的情况来看,近期期货公司在资本市场动作不断。
4月以来,已有两家期货公司退出新三板。4月16日,金元期货与福能期货同时从新三板摘牌。这两家期货公司都是2017年就在新三板挂牌,同时又在近8年后结束了新三板上市历程。
金元期货表示,摘牌出于行业发展和自身战略规划。公司认为,此举可集中精力进行经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决策效率,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福能期货同样表示,摘牌基于自身发展规划。两家公司分别于3月28日、4月3日提交终止挂牌申请,并获全国股转公司受理。
而另一家新三板公司则进一步发起对A股IPO的冲刺。4月14日,新三板挂牌的创元期货发布公告称,2025年4月10日,中信证券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了《关于创元期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五期)》,主要包括本阶段辅导工作进展情况、辅导对象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下一阶段的辅导工作重点等。创元期货IPO至今已有3年历程,公司最早于2022年5月启动上市进程。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汀汀表示,期货公司在资本市场动作不断,反映了当前期货行业的竞争格局、资源分配趋势及战略转型方向。未来,随着期货市场深化对外开放及衍生工具创新,期货行业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中小机构需在差异化定位、数字化转型或产融结合中寻找生存空间,而头部公司则需平衡资本扩张与风险控制,以应对全球市场的复杂挑战。
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期货公司成绩单陆续出炉。截至目前,4家A股上市期货公司中,南华期货、永安期货、弘业期货均已发布一季报。
从经营情况来看,今年一季度,弘业期货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成功扭亏为盈,但从环比增速来看,营收和净利润仍为负增长。南华期货营收同比有所下滑,但净利润同比略微增长,同时一季度净利润较高。永安期货营收、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但营收超过22亿元,依然保持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南华期货和永安期货都在一季报中提到,营业收入出现波动与期货行业的一则新规有关。
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2024年11月15日发布的《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大宗商品风险管理业务管理规则》,期货公司自2025年1月1日起对同一交易日内签署采购和销售合同等六大类贸易类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不过,该调整仅影响财务报表中营业收入及营业支出的列示口径,对业务的盈亏没有影响。
东吴证券分析师孙婷表示,南华期货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4亿元,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南华期货营收下降主要系其对若干交易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但该项变动对净利润不产生影响。整体来看,南华期货净利润同比持平,赴港上市有助于强化境外业务竞争力。
事实上,受政策调整、行业竞争加剧及低利率环境影响,去年期货公司的经营压力就有所增加。根据中期协数据,2024年1—12月,期货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2.93亿元,同比增长2.97%;累计实现净利润94.71亿元,同比下滑4.1%。这是继2022年后,期货行业连续第三年出现净利润下降。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