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钻空子”获530万投资:哥大辍学生如何用“作弊工具”赚钱

【来源:虎嗅网】

一、从校园作弊工具到融资百万

Cluely最早的雏形是Interview Coder,一个专为绕过LeetCode技术面试而开发的小工具。LeeShanmugam并不回避其初衷,他们对LeetCode面试流程的不合理性感到不满,LeetCode是一个用于编码面试准备的在线平台。该平台提供编码和算法问题,供用户练习编码。不过,LeeShanmugam认为死记硬背的算法题根本无法反映软件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

Interview Coder在技术上并不复杂:通过一个隐形的浏览器窗口实时捕捉问题,后台调用大模型生成答案,低延迟回传给用户,做到面试官即使共享屏幕也无法察觉。

凭借这套系统,Lee成功拿到了AmazonMetaTikTokCapital One等科技巨头的实习机会。

随后LeeX平台发布了自己使用工具通过Amazon面试的经历,这很快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位Amazon高管注意到这条帖子后直接联系了哥伦比亚大学,最终导致校方对Lee进行停学处分。而Lee随后将哥大的处分信公开,一夜之间让“AI作弊工具这个话题在社交平台爆红。

这意外的曝光反而成为Cluely最好的营销。处分信公开后,Cluely网站流量激增,注册用户数量迅速攀升。争议成了最佳宣传,也为后续的融资谈判奠定了关注度基础。

在舆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LeeShanmugam决定放弃学业,全职创办Cluely,将这套工具系统化、商业化,并把应用场景从技术面试扩展到各种高压测试场景。

二、Cluely:藏在浏览器中的隐形AI助手

现在的Cluely,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Interview Coder。它本质上是一个桌面助手,通过隐藏在浏览器内的不可见窗口运行,支持用户在面对面试官、考官、客户时,实时接收AI生成的最佳回答。

具体来说,Cluely覆盖了以下使用场景:

  • 技术/非技术类面试

  • 线上考试、测验

  • 销售电话和商业谈判

  • 远程会议中的即兴答复

官方介绍中,Cluely特别强调隐蔽性实时性,不仅界面隐形,而且响应时间经过优化,能在几秒内给出结构清晰、语言自然的答案。Lee透露,Cluely目前已实现超过300万美元的年化经常性收入(ARR),增长势头强劲。

Cluely的官方网站上,公司发布了一份宣言,将自己比作历史上曾被视为作弊工具的科技产品: 计算器、拼写检查、Google,刚出现时都被骂成作弊工具。但今天,没有人会质疑使用它们的合理性。AI,只是下一个必然。

宣言中质疑了传统学习方式的价值,强调在AI时代,提问能力可能比记忆知识更重要。Cluely将这种观点作为其产品定位的核心理念,试图重新定义人们对作弊与 辅助工具的认知边界。

为了宣布CluelyInterview Coder的品牌重塑,Lee发布了一段制作精良但引发争议的宣传视频。视频中,Lee在高档餐厅约会时,使用Cluely的隐藏AI助手谎称自己年龄更大并假装了解艺术知识。这段营销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两极化反应,有人将其比作黑镜的情节,批评它宣扬人际交往中的不诚实行为,有X用户直言:“Cluely向我们展示了说谎的未来。

从技术层面看,Cluely的核心在于其隐蔽性和实时性。它采用浏览器内嵌式隐藏窗口设计,即便在屏幕共享状态下也无法被察觉,同时集成了高性能语言模型确保快速响应。用户可通过隐藏文本窗口或语音提示接收AI生成的内容,适应从编程测试到销售谈判的各种场景。

最近,Cluely宣布进行系统更新,以实现最大程度的不可检测性,进一步强化其核心卖点。这种结合争议性营销与精准技术实现的策略,正是LeeShanmugam精心设计的商业路径:先开发工具并验证其在顶级科技公司面试中的有效性,再利用震撼效果引发讨论,最终转化为产品关注度和用户增长。

三、创新还是欺骗?Cluely的叛逆赌注

Cluely的出现引发了广泛争议,从教育圈到科技界,从伦理角度到法律层面,争论焦点各不相同。

支持者认为:

  • 传统的考试和面试体系本身早已不合时宜,Cluely只是揭开了这个体系的无效性;

  • 工具的存在,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能力的定义——记忆和机械操作或许早该让位于提问与整合能力;

  • 资本市场的支持和用户的付费行为,表明这种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批评者则警告:

  • AI教育工作者Christ First等人指出,Cluely的普及可能破坏基于诚信的选拔体系;

  • 法律专家提醒,在视频通话期间使用Cluely涉及记录和处理数据,可能违反需要获得同意的隐私法或公司政策;

  • 创业导师Dave Craige质疑围绕作弊建立业务的道德性,直言:你们没有任何伦理观吗?

Amazon已经明确表示,求职者必须同意不在面试过程中使用未经授权的工具,这突显了Cluely用户可能面临的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和教育机构采取措施打击此类工具,Cluely的长期发展路径必然充满挑战。

面对质疑,Cluely团队选择了一种颇具反讽意味的自我定位:他们不是在推广作弊,而是在促进评价体系的进化。从某种角度看,Cluely确实揭露了一个现实问题:当AI可以轻松通过传统考试和面试时,这些评价方式本身是否还具有意义?Cluely的创始人和投资者似乎押注于一个假设:随着AI工具的普及,教育和招聘体系终将转变,从测试记忆知识转向评估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像Cluely这样的工具,可能从“作弊”变成“辅助”,就像计算器如何从数学考试中的禁忌变成标准工具一样。

这种转型路径在AI领域已有先例。GitHub Copilot等代码辅助工具正逐渐被学校和企业接受,许多初期被视为可能导致编程能力退化的AI工具,现在已成为开发者标准工具包的一部分。同样,AI写作辅助工具在学术领域的应用也在经历从争议到部分接受的转变过程。

目前总部位于旧金山的Cluely已经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支持,但其扩张之路仍面临多重风险:包括来自学校和招聘平台的禁止、隐私法规趋严带来的合规压力,以及社会舆论波动导致的品牌声誉风险。

与此同时,他们也可能探索更多合法地带,如职业技能培训、软性沟通辅导、面试教练等新方向,从而逐步摆脱作弊工具的标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兔君,作者:Lexie,编辑:伊凡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西安新房)翠景台 | 二期▁车位充足▁购物中心▁ 建筑面积▁热搜盘

伊朗阿巴斯港口发生爆炸 全球甲醇供应将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