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纷纷放弃“大小周”:不想卷了,还是为了省钱?

【来源:虎嗅网】

最近的新消息,小红书将取消大小周,五一假期之后执行。

上一次听到类似的消息,还是大疆和美的,他们之所以催着员工准点下班,是因为欧盟出台了相关法律:大厂强制准点下班,释放了什么信号?

再往前,就是2021年,当时字节、快手先后宣布取消大小周,在网友这里赢得了不少好感。

但是,网友毕竟不是当事人,作为当事人的员工未必愿意放弃大小周。

当年,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的时候,内部有1/3的员工反对

很多网友会下意识认为,这些不可能放弃大小周的打工人是“工贼”,没有工人阶级的意识。

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无论是当年的字节快手打工人,还是今天的小红书打工人,他们有担心是很正常的。

因为根据多年的经验,我们大概率都知道:

取消大小周,大概率会降低工资;

取消大小周,未必代表工作量会降低,在家办公也是办公嘛。

你看,钱大概率会少,工作量大概率不会少,这道数学题打工人都会做。小红书如今取消大小周,估计不少员工的收入会下降15%左右。

但是,从大趋势来看,我认为这也是必然的。尽管小红书可能是部分为了省钱,但我依然支持这样的选择。

大势所趋,不得不从

昨天我去拜访了Canva的一位HR朋友——主要是为了我的“企业测评师”视频系列,准备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家相对小众,但非常有趣的公司。

这家公司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的远程办公政策:允许员工在家办公,一周只来公司1~2天。

我当时下意识就问她:你们不担心在家办公导致人效降低吗?

她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关注人效,但工作时长不等于工作效率

企业应该比拼的,不应该是通过堆人数堆工时带来的增长速度;应该是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员工的使命感,提升团队之间的配合度,最终实现提升公司的工作效率。

当然,道理大家都懂。

但一到现实工作中,很多民企的企业管理者下意识还是“苦一苦员工,骂名我来担”。

我2020年的时候,问过当时字节的一位后台团队的高管:

对方给我两句回复:

结论是:部分字节团队已经没有当年那么狼性了,也有让员工7~8点就撤的团队。

但是公司从管理层面不敢松口。

这也能理解,大家都是屁股决定脑袋,谁敢拿自己的屁股冒险呢?

高管也是打工人。理论上我也能用各种理论证明,员工开心效率才高,但这种的理论并不能解决他们在业务中的实际难点。

说白了,理论再完美,但如果他的业绩跌了,他们只会当我扯犊子。

这就需要政策和法律层面做点事情。

这些年,很多大厂多多少少做过一些阶段性,或者说运动式的员工减负项目——腾讯要求准点下班,字节快手小红书放弃大小周,大疆美的催员工下班......

无论是国内现实,还是国际呼声,大家对于过度压榨员工带来的竞争力,看法是非常负面的。

在国外,欧盟已经出台政策了,欧洲人没法这么卷。美洲人,即便是以贫民窟著名的巴西人,也觉得我们中国人卷得离谱了。

在国内,外循环现在卡在川普这里了,即便没有川普,脱钩也是多年来的趋势。逐渐脱钩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内循环,是国家的重要课题,但打工人都缩在工位上996,是没办法提升内循环的。

即便放在公司层面上,放弃大小周,也是缓解劳资矛盾的一种方式。

早年小红书有上市机会,员工看在有概率一夜暴富的份上,拼一把,加加班,大小周,也就认了。

现在的小红书上市遥遥无期——据说老板还是想要在美股上市,主打一个不离不弃——员工斗志肯定是下滑的。

还能这么卷吗?

劳资关系的缓和

小红书除了大小周以外,还有一些比较魔幻的政策,比如期权竞业:如果你拿着公司的期权,就不能加入其他竞品公司,否则期权作废(瞬间让小红书的期权价值下降的一种操作)

再比如,小红书会查工时,要求员工在岗位上干满多少小时。

如今跟随着大小周政策的消亡,这些不太合理的公司政策,也都统统消失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和员工之间的和解。

打工人其实很单纯的,要么我能挣很多很多钱,要么我挣合理的钱,但在你这里过得很开心。

小红书应该愈发意识到,自己没法给很多很多钱,大环境如此,企业也不可能给出很高的溢价。

所以,双方和解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企业省了钱,员工相对来说不用那么卷了。

无论如何,从明目张胆的违法,到如今口头主动要求守法,一定是进步。

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没关系,我们慢慢来。

就像之前,我在“任正非说华为没有996的现象”回答里说的,这是好事。

小红书也是一样的。

字节、小红书、快手、得物,这些公司都是互联网行业的顶级公司。

无论你喜不喜欢这些公司,它们的成功都在那里。

小企业看到这些成功者,自然是想要效仿的。

如果大家都认字节和小红书的成功是来源于996或者大小周,这对我们职场的环境是极为恶劣的。我有一度非常厌恶字节的大小周,因为我身边有太多扛不住大小周离开小红书的年轻人才。

从他们身上,我感到了满满的负能量。

在如今远程办公轻而易举的今天,工作早已经侵袭员工的个人时间。你居然还要以上班的形式,挖走两个周末,简直是……

如今,字节怂了,小红书也认怂,也是我们战胜996的重要胜利。

当然,大小周领域的最强王者,还依旧固守着超级大小周的玩法,依然敢于五一十一假期只给员工1-2天休息,依然敢于卷到深夜才下班导致半夜堵车。

想要打赢他们,光靠打工人是不可能的。他们真的是为自己的人效而自豪。

说说人效

互联网公司长期以来推行的大小周,依托于互联网圈过去10多年来的引以为豪的野蛮生长。

但是,时至今日,在各种压力下,野蛮生长是不存在的,能文明生长就谢天谢地了,绝大部分公司的业绩都在野蛮下跌。

我知道大家关注人效。

但说白了,这么多年了,大部分垮掉的公司,都是因为管理者走错了方向,而不是下层员工人效不够高。

更何况,一味去卷人效,只能卷出负面人效。

心理学家Robert M.Yerkes and J.D.Dodson在1908年基于对生物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论述,鼓捣出了一个“叶杜二氏法则(Yerkes-Dodson Law)”。

这个理论认为:压力和业绩是倒U型关系,适度的压力水平能够使业绩达到顶峰状态,过小或过大的压力都会降低工作效率。

叶杜二氏法则

所以理论上说,即使员工的工作时间变短,但是压力变小的员工,绩效依然会提升。

但理论归理论,实践需要有一只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团队和人力资源团队,去落地评估员工的情况(调研),调整员工的状态(福利),激励员工的心态(奖励机制)

但以我对目前互联网公司的了解,它们的HR管理做得并没有这么精细,所以大概率还是会以各种方式继续增加员工的工作时长。

当然,打工人不是傻子。

以我看来,如今很多打工人不肯放弃大小周,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想卷,而是他们找到了一条看似很卷,其实很摸鱼的路径。

写在最后

面对字节、小红书、大疆、以及未来最难一战的拼人效企业,其实打工人是没有什么胜算的。

在现有的环境,人才和企业并不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像日本那样反向求职的事情,在中国还不太可能。

打工人的身后本应该有更多支持,比如法律,比如政策,比如欧盟……

但是吧,欧盟,等等,做得还很不够

最后哈,点名表扬一下版本逆子知乎,2010年兴起的互联网公司,尤其是社媒平台这些公司,不管DAU多高,有一个算一个,都曾经搞过大小周。

而版本逆子知乎算是难得的从开始到现在,历经互联网红利期,下滑期,癫狂期,即便被市场质疑是慢公司,但始终没有把大小周列入公司制度的公司。

业务上可能确实比不了抖音小红书,但还是一家做人的公司。

你说我为啥会高度表扬一家做到基本合规守法的公司?

那还不是同行们太不做人了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瞎说职场 (ID:HRInsight),作者:Sean Ye,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Sean拥有10多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先后供职于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Randstad和咨询公司Mercer。工作之余,Sean的身份还包括第一财经/南都周刊/领英专栏作家,知乎人力资源优秀回答者。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成都中广云创中心最新房价-中广云创中心售楼电话-户型图-首页网站

天投公园翠屿值不值得入手-天投公园翠屿售楼电话-在售户型-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