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也能刷医保,年轻人开始涌入营养科

【来源:虎嗅网】

在职场摸爬滚打了几年的打工人,不一定能升职和加薪,但因为过劳肥,自己的体重至少能涨上几斤。

为了控制住体重秤上数字持续攀升的势头,打工人没少遭罪和受累。先是靠16+8的轻断食试图饿瘦自己,结果就是“早上不吃,中午不吃,晚上您的8个骑手已接单”;再是斥巨资去办一张健身卡猛猛拉练,第二天不仅腰酸腿软屁股疼,说不定还会因为水肿重上几两。”

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即使是再一顿操作猛如虎,能瘦身成功的打工人也少之又少,反倒是体重没轻几斤,心态先崩塌了。于是,一种看似是捷径的减肥方式开始悄然走红,那就是去医院的营养科刷医保减肥,把医生当成自己的免费私教。

你以为的营养科,是给那些营养不良的瘦子们补充营养的科室,殊不知如今三甲医院的营养科,却挤满了来瘦身的。

“医院营养科才是最专业的减肥圣地,医生不仅比健身教练专业,器材也更加精细,最重要的是一些检查和补剂可以刷医保余额,比自费去健身房划算多了。”

这里没有身材焦虑,因为想在这里减肥,是要先详细测量身体数据的,BMI合格的人就会被医生劝退。

图源:糖醋蚂蚁

指标合格之后,医生会给你制定合理的减肥目标,绝不像健身教练那样PUA你,只为多卖你几节私教课。

医生会像治病那样,给你开减肥单子,内含每日食谱和每天的运动量,需要服用的蛋白粉和营养补剂,甚至可以刷医保。

营养科的每日食谱/图源:青

除了减肥,营养科还成为了脆皮打工人们养生的尽头。“平时总觉得自己这疼那痒,一上班哪哪都不舒服。跑再多的按摩店,看再多的心理医生,都不如直接去营养科测测自己到底缺什么微量元素。

之前没事儿就天天焦虑,后来发现自己只是晒太阳晒少了,只要吃上医生开的维生素就老实了。”

年轻人涌入营养科:刷医保减肥,月瘦10斤

当今年成为了官方定性的“减肥年”之后,医院营养科便已然人满为患。第一批发现营养科能减肥的打工人,往往会像是哥伦布初次发现新大陆一般,把营养科的仪器们试个遍。

很多打工人提到减肥,就只知道管住嘴迈开腿,要么是把自己饿得低血糖,要么就是去跟大铁块较劲,直到来了营养科一测试,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有多深。

营养科里的仪器测量,精细程度堪比一次体检。“很多年轻人瘦不下来,是因为身体的代谢太低,或者是还伴随着骨骼肌不足。专业的仪器一扫,再去抽个血,就会发现你瘦不下来的原因到底是啥,还能测出你是不是存在着脂肪肝、糖尿病等风险。”

营养科的医生还会给你搭配补剂/图源:冰汐

如果说医院的其他科室,是你出了问题再去那里修修补补,那么营养科就像是一剂润滑油,预防你以后出现伤筋动骨的大毛病。

一些打工人常年996甚至007,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平时也许不生什么大病,但就是浑身不得劲。他们来营养科进修后,就会被医生进行一番健康教育。

“医生会给你开出一个严格的减重方案,包含每天吃饭的固定时间和饭量,还会规定你吃的每一口都必须嚼30下以上等细节。妈妈让你少吃多餐不熬夜,你还会有些叛逆心理;但营养科的医生一说,你怕瘦不下来也只能被迫自律了。”

对于打工人来说,营养科就是专属于自己的祷告室,把生活和工作的界限严格区分了出来。“就算是领导喊你加班,你也可以理所当然地说,自己在践行医生给的健康方案,凡事都得等吃饱了再说。”

一些拼死拼活都瘦不下来的人,在营养科发现自己减肥困难的原因,其实是代谢出了问题。

“长期饥一顿饱一顿,身体都被自己造坏了。这时营养科的医生便会给你开膳食纤维或是蛋白粉,先把身体给你调理好,再循序渐进地谈减肥的事儿。”

甚至是心情抑郁,工作压力大,在营养科也能对症下药。今年28岁的银行打工人CC,发现自己在长期的高强度压力下,情绪越来越焦虑暴躁,在办公室里时不时就想哭。

“直到去营养科一检查, 才发现自己缺维生素B6和维生素D。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缺维生素D会经常疲惫、心情抑郁、掉头发和发胖,这些症状我刚好都有。医生让我去买这两种维生素吃上,虽然补充微量元素不可能立竿见影,但至少我在积极地善待自己,心理上就轻松多了。”

医院营养科,才是年轻人养生的尽头

许多人第一次听说营养科时,还觉得自己没病没灾,何必去医院自找麻烦。后来发现,营养科并不主打治病,而是主打疗愈。

有人是去减重科调整体重时,查出基础代谢偏低,被医生提醒不能过度节食,才想到可以去找专业营养师定制食谱。

也有人因为膝盖和脚踝反复疼痛去康复科,被判断可能是缺乏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素。医生便干脆让他去营养科看看,从饮食结构上做调整,这样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还能治疗脱发/图源:青

大家最初去营养科问诊时,还觉得靠一张饮食处方来控制体重、调理身体,可能还不如直接去跑步健身更有用。

真去了才发现,营养科不仅教你怎么吃,还能把每天吃什么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这里不光能开代餐粉、蛋白粉,有些医院的营养科和减重科,甚至能让你直接订到按需配比的营养盒饭。”

北漂两年的小可,在入职电商公司做运营后,因为高强度工时和频繁熬夜,短短一年就因为过劳肥,体重飙升了整整四十斤。

小可曾经的饭量

他过去一直以为,想减肥只能靠管住嘴和迈开腿。直到去过营养科后,认知才彻底被刷新。

“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吃得多单纯是因为嘴馋。但医生跟我说,这可能是身体在报警。比如缺乏维生素D,情绪容易低落,就会特别想通过吃点东西来安慰自己。或者缺少维生素B1,碳水代谢效率变低,会让身体出现假性饥饿,大脑就会误以为需要吃点甜品来紧急充碳。”

遇到这种情况,单靠意志力节食会很痛苦。但在营养慢慢均衡之后,身体就会恢复自然食欲,不再有暴饮暴食的冲动。

有人一直都知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只是不知道上哪儿去找靠谱的人指导。

大家在外面请一对一的营养顾问,一个月起码要花两三千;而网上找的营养咨询师,只会套通用模板来回复你,没什么实际效果。

相比之下,医院的营养科便靠谱多了。很多人只挂一次号,做完全面检查、明确身体状况后,就可以通过线上复诊继续跟进。

“这相当于把医生当作饮食私教,可以随时找他们咨询,根据你最近的体重波动、饮食记录动态调整方案,既专业又省钱。”

去一次营养科,再也没有身材焦虑了

打工人去一趟营养科,往往会有一种被重新养一次的感觉。

人们通常会默认,吃饭就和上厕所一样,是种与生俱来不需要学习的本能。但医生会像是对待孩子一样,手把手教你该怎么吃饭。

从一口饭到底该咀嚼多少下,到每日膳食结构搭配,都会耐心详细讲解。甚至门诊还会定制一批精确标注了克重的食物模型,帮助你日常进餐时估重。

“去过营养科后才发现,你会突然重新认识到,自己与食物的关系是多么复杂而微妙。原来我们大多数人,连‘吃’这件事都没做对。”

一些因为备婚或是即将参见年会,而需要紧急瘦身的人,也会把营养科当作救命稻草。“你去健身房,教练巴不得你多报几节课。唯独营养科的医生,是真心希望你可以尽快瘦下来。”

因为医生比谁都清楚,肥胖在短期内可能不太影响健康。但长期下去,就可能引发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甚至带来心血管疾病或代谢综合征,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ENDING:

打工人在营养科调理了一段时间后,最终会悟到,养生的奥义不在于早睡早起或是吃什么营养品,而是学会对自己好一点。

“如果你瘦得快,医生会鼓励你继续坚持。如果进展慢,也会安慰你这样的节奏更健康,对你的精神状态更好。他们不会像教练一样监督你,而是会像养小孩一样,帮你重塑一套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那些打卡营养科的打工人,内心也会产一种安定感。“格局打开,营养科的医生其实和家人没有区别,主打一个全方位关心你的衣食住行,帮你消解身体和精神上的焦虑。重新养自己一次的养,指的就是营养科的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作者:Lily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1.3亿元合同取消背后或涉虚假披露 中电鑫龙子公司被“合作方”举报合同造假

华发海上都荟买房优惠(送车位抵用券+物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