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机构论市:A股短期的“筹码底”已见到 东稳西荡、以我为主

【来源:东方财富】

  本周沪指下跌3.11%,深证成指下跌5.13%,创业板指下跌6.73%。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中信策略:A股短期的“筹码底”已见到 4月至5月可能以科技主题型行情的交易型机会为主

  整体而言,建议聚焦在特朗普所面临的约束而不是揣测其目的,把美国经济和美债利率作为预判贸易战走向和节奏的关键变量,在各种约束下,预计美国中期选举前,中美经贸领域冲突全面蔓延到金融领域的概率不大;预计4月国内的政策应对以预防和试点为主,而年中将迎来政策规模的扩容,在中央汇金等主体稳定市场的坚定决心下,A股短期的“筹码底”已经见到,4月—5月可能以科技主题型行情的交易型机会为主,而基本面预期或在三季度稳定下来,届时消费、先进制造和周期当中的核心资产将明显占优,出现2021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风格切换。

  兴证策略:东稳西荡 以我为主

  对于A股,目前我们已处于一个“东稳西荡”的全球宏观环境,更需“以我为主”、坚定信心。本轮国内政策早已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留有“后手”,后续更加有力的宏观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地对冲外需压力,包括择机降准降息、“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财政刺激加码、进一步加大扩内需促消费力度等。对于后续的应对,一方面,内需消费、自主可控等作为中长期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和短期托底政策的发力结合点,有望成为市场聚焦的方向。另一方面,面对可能持续和反复的全球贸易谈判,短期仍需做好应对不确定性的准备,持仓可阶段性向低波红利、低位绩优等方向倾斜。

  申万宏源策略:战术磨底 战略乐观

  短期超跌反弹,后续还需磨底。关税的基本面影响逐步显现,政策对冲势在必行;中美关税对弈,后续某些情景下的业绩静态影响仍可能更大;能够凝聚市场共识的主线仍需等待,市场转向进攻时机未到。“平准基金横空出世”,长期资金承接悲观筹码,加速出清悲观预期。A股资金负循环问题已基本排除,后续磨底进程同样向下有底。战略上一定要乐观,低位区域要敢于定价长期积极因素。特朗普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延后90天,这既是妥协,也是中美对弈中的“缓手”。应对美国“全球贸易重构”,中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降低关税壁垒是正解。中国政策和微观主体腾挪空间已打开。惊涛骇浪下,中国战略机遇期徐徐展开,这是更乐观的中长期展望。

  招商策略:关税冲击落地 A股重回上行周期

  今年四月下旬将会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经济,面对当前外部冲击加大的环境下,料后续或有更多的增量政策出台,其中消费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地产方面或进一步加大因城施策力度、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等,民生政策方面,或包括实施全国性生育补贴、进一步稳就业等。对等关税落地以来,美元指数短暂回升后加速回落,美债收益率快速飙升,间接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提升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这已经在A股市场上有所体现,而美债收益率上行对A股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但需要警惕美债流动性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可能对A股流动性造成负面影响。近期相关部门迅速出手稳定市场,从中央、集团、省市三个维度呵护市场;4月12日美国对电子产品进口大幅豁免,市场有望峰回路转。

  广发策略:历史单日跌超5%的复盘和波动率收窄后的选股思路

  短期全球risk off之后,A股可能逐步开始交易国内增加逆周期调节力度、科技立国自主可控、中美谈判等预期。结构上,可以围绕对冲关税的手段出发,梳理投资机会(财政对冲、科技兴国、外需突围)。1. 内需财政对冲:服务消费、生育养老、性价比消费。2. 科技兴国:国内云大厂产业链、端侧产业链、军工电子、半导体细分领域。3. 外需突围(一带一路、欧洲),摩托车、逆变器、客车、风电等,近期中欧高层互访及产业联结明显密集。

  浙商策略:大冲击下新格局 逢低配莫贪胜

  展望后市,3000点区域已经在中央政策、平准基金、市场情绪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形成了“底部预期”,具有坚实支撑。但本周一快速下跌损伤了原有技术结构、主要指数均留下较大的向下“跳空”缺口,加之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仍维持较高烈度,主要指数周一留下的跳空缺口上沿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压力。预计下一阶段市场或进入“下有支撑,上有压力”的区间震荡新格局,并通过该格局消化外部负向冲击、修复自身结构。配置方面,基于“大冲击下全新格局,预期指数区间震荡”的判断,我们建议:如果再度出现外部利空打压指数的情形,则应在指数挑战区间下沿时果断出手、积极增配;如果指数反弹至本周一跳空缺口上沿,则应该警惕上方成交密集区带来的压力,此时不宜贪胜。

  华金策略:快速调整后A股可能已见底 短期建议关注国产替代相关行业

  当前来看,积极的政策密集出台,资金流出风险消减,基本面延续弱修复,A股短期可能已见底。(1)积极的政策密集出台,外部风险有所消减。一是积极的政策近期密集出台:首先,经济政策上,稳外贸措施落地,后续消费补贴、生育补贴、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等政策有望进一步出台和落实;其次,资本市场政策上,中央汇金、国资平台积极增持股票,同时上市公司大面积增持或回购股票。二是外部风险有所消减。(2)短期流动性维持宽松,股市资金流出风险大幅消减。一是宏观流动性维持宽松。二是悲观情绪释放后股市资金短期可能明显改善:首先,融资、外资等股市资金流出压力基本释放;其次,悲观情绪释放后融资、外资都可能回流,短期股市资金流入可能明显改善。(3)短期经济和盈利继续处于修复趋势中。

  东吴策略:中美贸易拉锯下的板块选择

  外部风险被特朗普政府关税不确定性放大,产业链安全需求凸显“卡脖子”环节战略意义。我们在年度策略中提出,特朗普2.0时期,“大国博弈”框架之下外部不确定性不仅包括贸易摩擦,科技封锁亦是潜在威胁。从国家安全角度,“自主可控”环节在真正实现技术突破前将在估值层面享受“生存权溢价”。关注:成熟制程芯片制造产业链(设备、材料、代工)、信创、国产GPU设计、高端数控机床、核心种源等。

  中泰策略:如何看待美关税政策对全球资产影响?

  本周市场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出现“恐慌”下跌,或错杀A股部分优质资产。就出口方面,当前市场或错杀越印制造链,以及其他转口贸易链条。实际上,当前已在东盟建厂的制造业企业,不仅不应杀估值,反而应因“中美脱钩+本地生产”逻辑获得相对溢价。另一方面,部分运营稳健,且现金流健康的央国企估值或也被错杀。此类资产盈利能力稳定,且估值仍偏低,市场下跌后配置价值凸显。当前仍然建议维持“高低切换”的思路,尤其注意高估值、高杠杆、业绩承压的中小市值风险,重视防御类与安全类主线。

  信达策略:杀估值后可能没有杀盈利了

  大多情况下,较大的利空冲击往往会先杀估值再杀盈利,持续过程较长。但由于这一次关税冲击出现在牛市初期,市场整体估值位置较低,这一次对指数的冲击可能是一次性的杀估值。历史上类似的案例有13年年中钱荒和20年初疫情:(1)2013年年中钱荒,短期利率持续大幅上行,随后14年盈利和经济明显下台阶。但由于出现在牛市初期,指数一波跌到位,但对板块的影响持续了3个季度。(2)2020年初的疫情,也是出现在牛市初期的黑天鹅,股市在春节后第一天也有较大的单日调整,对指数影响时间很短,但对板块影响很长,随后2-3年的板块表现均受到疫情和疫后复苏节奏的影响。当下的关税冲击,是较大的黑天鹅,但由于出现在牛市初期,市场估值位置较低,对指数冲击(杀估值)可能已经完成,后续即使有盈利的冲击,指数受影响也会较小。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苹果等巨头躲过“末日场景”,美方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

上海虹口海伦道273公寓”房价 价格 均价”在售户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