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粮信网】
上周是中美贸易战最为激烈的一周,受此影响国内油脂整体呈先跌后反弹趋势。但与清明节前相比仍是呈下跌趋势,其中棕榈油领跌豆油、菜籽油。豆油现货均价在周四、周五接连上涨下,才涨至8000元/吨上方。眼下大豆将迎来集中到港季,国内油脂价格若想持续反弹,恐怕还是真的有点难!以下是笔者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价,截至4月11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8030元/吨,其中大连地区约7840元/吨。天津地区约7990元/吨、青岛地区约7970元/吨、张家港地区约8090元/吨、东莞地区约8070元/吨、防城港地区约8090元/吨左右。
美豆期价低位反弹
上周CBOT大豆期货上涨6.7%,早在本月初大豆下跌4.5%,创下2024年12月中旬以来最低点。上周北京时间11日凌晨美豆4月月度供需报告发布,将2024/25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调低至3.75亿蒲,低于3月份预估的3.8亿蒲,也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79亿蒲,引发买盘入市,期价走高,库存下调是因为大豆压榨上调。接下来将关注美豆新作种植情况,在种植面积预期下降的情况下,美豆未来单产以及总产量也显得十分关键。当前巴西大豆收获进度约为81%,继续超过去年同期进度,供应压力逐步显现,对美豆期价也有一定的压制。
棕榈油连续两日下跌
上周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整体呈下跌的走势,已连续两周走跌,主要原因是原油价格低位,使得棕榈油作为生物燃料的性价比大幅下降,也同样加大了印尼推行B40的难度。在4月10日马来西亚棕榈局MPOB公布的月度供需数据来看,3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为156万吨,环比增长3.52%,产地的库存为6个月来的首次增加,当前产地库存出现拐点,叠加主要需求国因进口利润倒挂,采购量少,因此长远来看,棕榈油步入增产周期后,库存有望继续增加。叠加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引发全球经济以及需求担忧,产地棕榈油行情或将延续弱势运行。
油脂基差继续上涨
上周国内大豆已陆续到港,但尚未到厂,因此工厂压榨量低,豆油延续降库。叠加盘面跌幅较深,部分空单以及终端贸易商积极补充库存,使得豆油基差持续上涨,部分地区提货需要排队。其中东北地区贸易商一豆基差在05+150~230,与上周对比上涨50。华北地区贸易商一豆基差在05+250~260左右,上涨50~60、山东地区工厂一豆05+280,基差小幅上涨40、华东地区主流05+400~450,上涨30~50、华南地区主流在05+280~500左右,基差上涨20。棕榈油方面,上周国内棕榈油跌幅较大,领跌其他油脂,但国内基差波动幅度较小,逐步回归理性,市场仍刚需为主,无新增需求。华北地区贸易商24度棕油05+680~700。华东地区基差在05+450~500、华南24度基差多在05+430~450。菜油方面,现货方面供给依旧是宽松,市场仍是以政策为主导,上周现货成交好转,下游积极点价提货,因各厂商对未来菜籽采购谨慎,远月基差仍是坚挺。川渝地区三级菜油基差为05+380~400,基差上涨20左右,华东地区三级菜油05+100、基差上涨20、华南广西地区三级菜油现货05+40,基差稳定、东莞地区三菜05+60、一级菜籽油基差在05+200。
油脂后市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