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

【来源:东方财富】

  一、广义货币增长7%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一季度净投放现金2498亿元。

  二、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

  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69.26万亿元,同比增长6.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41万亿元,同比增长7.4%。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0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83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544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866亿元。

  3月末,外币贷款余额5357亿美元,同比下降20.1%。一季度外币贷款减少64亿美元。

  三、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2.99万亿元

  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22.11万亿元,同比增长6.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15.22万亿元,同比增长6.7%。

  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2.9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2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7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819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090亿元。

  3月末,外币存款余额9598亿美元,同比增长15.3%。一季度外币存款增加1069亿美元。

  四、3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5%,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7%

  一季度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431.39万亿元,日均成交7.31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7.7%。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38.8%,现券日均成交同比下降4.5%,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9.6%。

  3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0.03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3个和0.04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24万亿美元

  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4万亿美元。3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1782元人民币。

  六、一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3.9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2.09万亿元

  一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3.96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3.12万亿元、0.84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2.09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0.76万亿元、1.33万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注3:自2023年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

  注4:中国人民银行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按可比口径回溯后,2024年各月末M1可比余额和增速分别为:

  社融数据

  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万亿元,同比多增586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967亿元,同比多减2490亿元;委托贷款增加55亿元,同比多增105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531亿元,同比少增145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300亿元,同比少增20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5251亿元,同比少472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87万亿元,同比多2.5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62亿元,同比多199亿元。

  注1: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自2023年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由此,对社会融资规模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进行了调整。

  2025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5年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2.18万亿元,同比增长7.2%;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19万亿元,同比下降34.5%;委托贷款余额为11.24万亿元,同比增长0.6%;信托贷款余额为4.35万亿元,同比增长6.2%;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67万亿元,同比下降12.1%;企业债券余额为3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4%;政府债券余额为84.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82万亿元,同比增长2.7%。

  从结构看,3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同比低0.7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3%,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2.7%,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6%,同比低0.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7.7%,同比低0.5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0.1%,同比高1.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8%,同比低0.1个百分点。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自2023年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由此,对社会融资规模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进行了调整。

(文章来源:央行网站)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关税霸凌,中国外贸人:涨价

环球下周看点:特朗普关税反复无常 阿斯麦、台积电发布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