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清明刚过,端午未至,糯米涨价先行

【来源:粮信网】

清明过后,大米市场整体进入传统消费淡季,但糯米却逆势走强,成为近期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黑龙江产区糯米价格率先上涨,与安徽等地的价格形成分化,而南方销区采购节奏的放缓也为后市增添不确定性。本周,黑龙江糯米价格有所上涨:佳木斯地区出厂价涨至2.38元/斤,五常等地高价区间已达2.48-2.50元/斤,较前期上涨0.03-0.05元/斤。相比之下,安徽等传统糯米产区价格保持平稳,主流报价在2.35-2.40元/斤,南北价差进一步拉大。与此同时,两广等南方销区贸易商对高价糯米的接受度有所下降,采购节奏放缓,市场观望情绪升温。本轮糯米价格上行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其一,硬性需求支撑,补库周期提前。尽管距离端午节(糯米消费旺季)仍有两个月,但下游食品加工企业已开始提前备货。受去年部分产区糯稻减产影响,当前加工企业原粮库存普遍偏低,补库需求刚性释放。此外,部分中间商囤货行为进一步放大了市场采购量。

其二,原粮供应趋紧,成本压力传导。目前东北产区暂无低价原粮,农户和粮商惜售情绪浓厚,加工企业被迫提价收购。而进口糯米补充有限(目前越南新季糯米深圳港口自提参考价在2.48-2.50元/斤,价格也有索上行)。

其三,端午预期偏多,资本提前布局。市场对端午节糯米需求增长的乐观预期,叠加资本对农产品板块的关注,推动部分贸易商主动“造势”抬价,试图在旺季前锁定利润空间。

 

不过目前安徽等地价格并未有明显的推涨,贸易商采购的积极性相对偏低,当地供需相对平衡,跟涨动力不足,且部分企业仍持有低价库存,市场未形成一致性看涨预期。此外,南方销区对高价糯米的抵触,也抑制了安徽产区跟涨的空间。两广等地贸易商对东北高价糯米的采购放缓,反映出终端市场对价格敏感度较高。若糯米价格持续攀升,部分食品企业可能转向粳米或进口糯米的替代方案,进而压制涨价空间。

 

综上,短期内看涨情绪仍存。端午节前备货需求将持续释放,叠加东北原粮供应紧张局面难解,糯米价格或维持高位震荡。若进口糯米到港量不及预期,价格甚至可能进一步冲高。当前糯米市场的上涨行情,本质是短期供需错配与资本预期的共同作用。尽管东北产区目前价格稍有抬头,但南北分化格局和销区抵触情绪或制约上行空间。建议下游企业按需采购,避免过度追涨;贸易商需关注政策动向及进口动态,防范高位回调风险。端午前的糯米市场,注定是一场多方博弈的“耐力赛”。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芯片突传重磅!广汽发布12款自主研发的车规级芯片

国货替代逻辑兑现!基金经理看好本土增长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