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特朗普票仓的美国商人:我们为什么要向好朋友征税?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作者:风暴眼

如果只看微信,谁也不会相信丁肯是一个来自佛罗里达的美国人。

他的微信头像是一幅“天道酬勤”的毛笔字,微信昵称前面还挂着一个只有中国销售人员才会使用的前缀“AAA”——这样做可以让自己的微信名永远出现在对方好友列表的第一栏。

这个年轻的美国商人在中国还学到了另外一个做生意的诀窍——如果到线下的市场去看产品,他不会说自己是一个“老外”,而是会谎称自己是来自中国边疆的少数民族。

曾经,这些“中国化”的生意技巧让丁肯左右逢源;如今,在一头撞上了特朗普所谓的“去中国化”的无理措施后,丁肯体会到了另外一个词,进退维谷。

这几天,原本庆祝自己在中国又谈拢一笔生意的丁肯,面对泰国曼谷的旖旎风光却兴致索然。他反复刷新着手机上的新闻页面,眼睁睁地看着新闻里的关税数字从20%飙升到54%、104%、125%,再到145%。

数字的每一次跳动,于他而言都是一次无法躲避的重击。

01、关税比货还贵

就在两个月前,丁肯飞抵中国,为家族新收购的酒店采购翻新物资,忙活了两个月,价值100万人民币的酒店用品,逐渐进入佛山的仓库,等待着上船。

从2008年开始,丁肯家在美国的4家酒店,所有物资都从中国采购。性价比高、质量稳定、供应链成熟——这是父亲经营多年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而今年,30岁的丁肯第一次全权负责采购,却偏偏撞上了这场世纪关税风暴。

“发货,还是不发?”这个简单的选择题却让他脑左右为难。

“当下要是发货,就得额外背负百万元的关税成本。可要是刚发完货,关税又取消了,那这多花的钱岂不是打了水漂?但要是暂缓发货,又怕后续关税政策进一步收紧,到时候成本更高。”丁肯对凤凰网《风暴眼》说道。

特朗普如同儿戏般的关税政策,让丁肯觉得自己像在玩一场俄罗斯轮盘赌,谁都不知道下一枪会不会响。

“有什么意义?”,“我们这些小商人怎么办?”贸易战没有赢家,最先倒下的,永远是夹在中间的生意人。

“我们关税比货还贵”,丁肯在朋友圈写道,配图是两名工人正忙碌地卸货。这些本该漂洋过海的货物,此刻却积压在佛山仓库的角落,裹着未拆封的编织袋。

这场跨境采购的困局始于两个月前。

2月5日,丁肯从佛罗里达飞抵中国,为家族新收购的酒店采购物资。当丁肯的航班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时,这位在中国生活多年、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中国通”绝不会想到,这个延续十七年的从中国采购的传统会遭遇如此戏剧性的转折。

2008年家里开出的第一家酒店——当时丁肯的父亲来中国的工厂考察,发现中国的产品质量好,价格还便宜。“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丁肯说道。

那时起,丁肯家每年都要从中国采购6-10个集装箱的物资,从牙刷、床单、毛巾到马桶、防火门,甚至整间厨房的设备。“平均每个集装箱货值约70万元。”

如今,丁肯家的酒店已经从1家变为4家,一共300间客房,而这个被父亲发现的价差神话至今仍在延续。“毛巾比美国工厂便宜一半,瓷砖只要三分之一的价格,最夸张的是厨房设备。”丁肯说到,“比如披萨烤箱,美国卖15万,这里同款才7000元。”。

中国制造成了丁肯家酒店的隐形合伙人。

2025年,丁肯主动从父亲手里揽下了这项采购重任。因为他发现公司采购人员报的价格要比中国批发网站上贵得多。“比如壁灯,对方报40美元一个,但我在批发网站找到的同款才报价20美元。”

但命运总是在最高潮时转折。将近两个月的采购,丁肯走访了八九家工厂,当价值百万的货物完成验货整装待发时,4月2日华盛顿突然挥下的关税大棒,让所有精打细算都变成了黑色幽默,而丁肯成了那个夹在中间的“倒霉蛋”。

“我们经济也还不错,特朗普加征关税要干嘛,我真的很不理解。”突然其来的消息,让丁肯有些慌乱。他焦急地去问货代,对方建议暂缓发货:“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太久”。

没想到这一等,等来的却是关税税率从34%飙升至145%。丁肯苦笑着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特朗普上台之前的关税税率算,一集装箱的货关税也就7万多,但现在得一百万多万,比货还要贵。

现在丁肯问货代公司怎么办,他们也摇头:“我们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这种等待正变成煎熬。做生意最怕的不是暴风雨,而是不知道风暴何时停歇。

好在,酒店装修并不急迫——虽然酒店收购合同早已签妥,但酒店要到月底才能交付。不过,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当关税高过货物本身时,输家从来不只是仓库里那些沉默的货箱。

02、一年要增加700万成本

关税政策绝非冰冷的数字博弈,而是悬在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柄剑的每一次挥动,都在重塑着企业的生存法则。

4月1日,完成所有采购后,丁肯决定犒赏自己——飞往曼谷度假。这本该是个完美的庆功之旅:两个月的奔波换来了物美价廉的优质货源,为家族酒店省下了一大笔开支。但丁肯却无心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特朗普的关税子弹,先打中了我们这些小商人”,丁肯每天都刷新闻看关税政策是否出现转机。

而更棘手的还不是眼下,而是将来:若这关税壁垒短期内无法打破,该如何保证家里酒店的物资供应?

数字不会说谎,往往带来冰冷的现实。他粗略核算过成本:按一年6至8个货柜计算,每个货柜货值约70万,每年新增关税成本可能要700万元。

尽管按总成本来算,这仍比从美国本土工厂采购要便宜。但这笔钱,足以压垮家族生意本就紧绷的现金流。

丁肯家族投资9000万元收购的新酒店,位于佛罗里达的迪士尼乐园附近,这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迪士尼乐园。

不过,多年的商业嗅觉让丁肯家族明白,阳光明媚的佛罗里达海岸却暗藏杀机,自己永远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由于地处美国东南部,毗邻大西洋,低纬度带来的湿热空气极易在大西洋上孕育飓风。这些狂暴的气旋经常西行,将佛罗里达州变成它们的必经之地。若遭遇飓风频发的年份,游客锐减,随时可能斩断旅游业的命脉。

而且,投资的新酒店,有贷款要还,不确定性像潮水般涌来,逼得丁肯家族不得不捂紧钱袋。

要想降低成本,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逼迫供应商降价,但丁肯却不想这么做。他知道中国工厂的利润根本不高,差不多只有10%到20%,薄如蝉翼的利润空间,经不起任何一刀切割。即便勉强达成协议,省下的钱在关税海啸面前,也不过杯水车薪。

但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已经让企业走到了必须求变的十字路口。他向父亲提到去越南找供应链,但被他父亲一口回绝了。父亲之前去过越南考察几次,得出的结论是那边很多东西依旧无法生产,供应链的稳定性远远比不上中国。

中国制造的产业集群优势,丁肯早已经有所见识。2月初,刚到佛山,他就直奔佛山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现场让他感到震撼,“很豪华,什么都有”,而且一些产品不仅便宜,而且质量还比美国产的好。当时,他就在朋友圈写道:“还是中国制造第一。”

而当所有正规途径遭遇现实困境后,一个灰色方案出现在丁肯脑海:若美国对越南维持关税优惠,或许可以借道越南中转——先将货物运至中国人经营的越南工厂换签发票,再转运美国。

“但操作起来,太复杂了,还是希望关税能取消”,他向凤凰网《风暴眼》表示。

03、“商业梦”落空

为家里酒店采购物资,丁肯心里还藏着一个更大的商业蓝图——他盘算着,等这套跨境采购模式跑通后,自己完全可以转型成为专业外贸商,把中国优质商品带给更多海外客户。

第一次做采购,丁肯最开始觉得很头疼,怕搞不定。但中国市场的包容性很快打消了他的顾虑,只要是诚心购买,不懂也没关系,因为厂家愿意教。

当他对四星级酒店的床单采购标准一筹莫展时,厂家主动建议:“材质用60%棉40%涤,经纬纱线密度300TC最合适。”

更让他惊讶的是,中国供应商不会一味推销价格最高的产品,而是真心实意地推荐性价比最优的方案。在采购毛巾时,他原本看中2.5美元/条的高端款,却被厂家劝阻:“四星级酒店用加厚底层款式更经济耐用,洗涤寿命能延长30%,1.8美元/条就足够了。”

“在美国工厂,等个报价都要十天半月,更别指望获得采购方案优化建议了。”丁肯向凤凰网《风暴眼》感慨道。

不过,丁肯也明白,在中国市场,价格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在美国,报价就是最终价;但在中国,价格就像橡皮筋,总能再拉一拉。”他笑着说。

行业经验有人教,但砍价只能靠自己。为了在这场“价格博弈”中占据上风,他潜心钻研“中国式砍价”:厂家在报价时往往会画大饼,说自己的客户圈子里一共有150家酒店,但实际上只有50家。丁肯甚至从小红书上学到心理战的绝招——把A厂的报价单发给B厂,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人家报价很低”。

为防止别人认为他是“老外”就故意高报价,他还听从中国朋友的建议,微信头像从自己的照片换成了极具华人特色的“天道酬勤”的毛笔字。而如果到线下看产品,他还会谎称自己是中国的少数民族。

这套经验确实有效,曾经有一个床垫厂商在已经知道他是外国人之后报价680元,但当丁肯在1688上以中国人身份找到同一家工厂时,客服却直接报价570元。

“在中国做生意,真觉得没那么难了”,原本他计划着定居中国做外贸,为更多的美国酒店同行采购。但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让他的商业蓝图蒙上一层阴影。

“如果关税取消,市场会更大”。不仅自家酒店受益,整个行业圈子都能共享这条供应链。眼下,他和同行们都在观望——这场贸易博弈,是否会有转机?

04、“特朗普就是想勒索”

佛罗里达州虽不属传统“铁锈地带"”,却是不折不扣的“红州”。自2016年以来,这片阳光之州在连续三届总统大选中(2016、2020、2024)都坚定地站在特朗普一边,成为共和党最稳固的票仓之一。

丁肯透露,2024年总统大选中,他朋友不少人都投给了特朗普。但丁肯觉得,人们当时不是在投票给特朗普的政策,而是在“购买”一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投票给特朗普,自己就能塑造成“硬汉”“爱国者”的形象。“真要问他们具体支持什么政策,90%的人都说不出来。”丁肯苦笑道。

极富戏剧性的是,当特朗普真的举起关税大棒时,那些曾经的热情支持者却集体陷入了认知失调。“我的朋友肠子都悔青了,却没人敢公开承认——毕竟没人愿意这么快就承认自己投错了”。丁肯提到,“只有通货膨胀发生后,他们才会彻底意识到我们完了。”

但这场政治荒诞剧的代价却由所有人共同承担。“反正我是觉得挺丢人,很无语,我们怎么选出了一个这样的总统,把全球股市都搞崩溃了?”他不理解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对我们的好朋友征收这么高的关税,让我们这些商人怎么办?”

尽管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目的之一是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是在丁肯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美国人想去工厂干活。一方面,工厂地理位置偏远,远离市区,员工日常生活难免单调乏味。其次,美国工厂员工薪资折合人民币也就2万,并不算高。“而且,供应链都没有。”

关键是,这还抬升了工厂的成本。“工厂是永远不可能回来的”,丁肯向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在人力成本飙升、供应链断裂的情况下,所谓“重振美国制造”根本是道无解的经济题。

他一度无法理解特朗普征收关税的逻辑,但当看到特朗普表示,“欧盟必须承诺购买价值3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才能免受全面关税制裁时”,丁肯觉得一切豁然开朗,“特朗普就是要用关税勒索其他国家”。

丁肯不知道这场关税拉锯战何时才能画上句号。今年年初在佛山租下一年期的仓库,本是为了稳定中国供应链而做的长远规划。如今,仓库的铁门依然敞开,却只等来一场不知终局的贸易寒流。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深圳-安联尚璟府售楼处(营销中心)电话-首页网站-深圳-安联尚璟府售楼中心欢迎您|2025楼盘评测-最新房价|户型|商圈配套

普京和美特使会谈4小时 未来可能与特朗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