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虎嗅网】
自1954年河南省会迁移至郑州后,开封这座城市,失去了持续时间长达600多年的省府地位。
如果这个“省府地位”的概念进一步扩展到国都一级,这个连续时间更是长达1000多年。
现在是2025年,距离河南省会迁郑已经过去了71年,再有29年就能凑整了。
那么,在今天的开封,是否还能看到省府尾声阶段的一些痕迹呢?比如建筑、纪念碑等?
今年3月中旬,借着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的开通活动,我终于有机会得以顺路探访开封,探寻河南省会在开封的最后一段时光。别说,存留至今的代表性遗迹,还真的不少。
说起开封,你会想到什么?
※备注:本文所提及的“开封作为河南省府最后阶段”的概念,为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这一阶段,而并不局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年时间。毕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省会开封,当时相关的省级机构办公场所,绝大部分自然都是沿用之前的相关设施。另外,本文所称的开封,仅指今开封主城区及毗邻地带。
河南省政府旧址
开封作为一个省会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呢?自然就是省政府。
开封的省政府旧址在哪里?这个地方在当今的电子地图上搜不到,即便是询问本地人,新一代的开封人或者是在当地上学的高校师生,绝大多数也不了解。只有上了年纪的人以及在旧址附近生活的人,才知晓这一切。
不了解情况的话,这地方还真不好找
不过说实话,这个地方说好找也好找。毕竟开封市现在就有三条以“省府”为名的道路,一条“省府前街”,一条“省府后街”,一条“省府西街”。而能以“省府”如此重要的二字冠名,绝对不会乱命名,省政府旧址极大概率就在这一带,事实也的确如此。
老省府周边废弃时间太久了,文保碑都用来晒鞋了
这里原为清代河南巡抚衙门所在地,还在乾隆和光绪慈禧时期,两次成为皇帝临时行宫所在地。开封的“行宫角”就因此得名,为开封著名的“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一。
现在的人们恐怕已经很难想象它曾经的辉煌
到了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一直是省政府所在地。省会迁郑后,此处由开封地委以及后来的开封市委所使用,再之后又易主给了开封市医药公司。
充满年代感的各种标识
目前这里基本上处于废弃与闲置状态,但还能看到一些与原医药公司相关的印迹。因此,开封当地人也称这一带为“老市委院”。
远眺老市委院,能感受到时间留下的痕迹
此外,没想到这里还开了一家名为“广东鸽皇”的粤菜馆。“你从开封来,换我一城雪白,想吃广东菜~”
将军:开封一定要有“开封菜”,如果没有还可以选择广东菜
开封河南省政府旧址,也不只是一幢建筑,而是一整套建筑群,其实就是一处政府大院,包括冯玉祥主豫办公楼旧址、常委楼旧址、财政厅旧址、教育厅旧址、工业厅旧址等一系列建筑。
包含了不同行政部门建筑的政府旧址
最具标识性的莫过于冯玉祥主豫办公楼旧址,当地人称此地为“小白楼”,冯玉祥时期修建,解放后改扩建,为开封最后的河南省政府办公楼旧址之一。前几年这里还是“冯玉祥河南纪念馆”,如今也已经废弃。
冯玉祥两次主豫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给河南留下的痕迹至今依旧存在。冯玉祥时期曾给河南新设五个县,如今,民权和博爱两县依然保留了下来。
“小白楼”记录着冯玉祥给开封留下的痕迹
虽然“小白楼”是极具象征性的建筑,文物保护标识也设在此处。但是开封河南省政府旧址的现存大部分主要建筑,还是来自刘峙主豫时期的新建与扩建。
俯瞰视角下可以看到屋顶的建筑痕迹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虽然开封河南省政府旧址是开封作为省府最重要的标志,但由于“藏在”市井深处,极少有人探访。
那么,开封至今还留存的最知名的民国时期和省府相关的建筑物是什么?那只能是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这一纪念塔同样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毕竟这座塔就矗立在开封火车站前方,即使是不了解开封历史文化的人,进出火车站往往都能看到它,第一印象自然就有了。
不过说实话,说它和省府相关其实有点牵强,因为它不属于任何和河南省政府有关的机构及设施。但要说完全无关也不合适,只能说是沾边。这座塔于冯玉祥主豫期间修建,开封人俗称它为“纪念塔”。
矗立在繁忙的车站前,让人没法不注意到它
1927年6月1日,冯玉祥任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所部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军会师郑州、开封,结束了奉军在河南的统治。
当时他在南关车站空地一处建设了开封市公园及市公园运动场。为向人民宣传世界知识,他还将公园中部辟为“世界园”,并于世界园中央建筑革命纪念塔一座(起初是为了纪念他的好友成慎所建)。后由于中山路路面拓宽,公园消失,而纪念塔独存。
默默俯视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与人群
所以,假如当年开封不是河南省会,冯玉祥第二次主豫期间修建纪念塔就极有可能不在开封了,因此用“沾边”更合适。
其他省府相关建筑
开封在历史上长期作为河南地区的行政中心,当时修建的相关建筑必定很多。而在今天,遗留下来的建筑遗迹同样不少,不只是省政府旧址和纪念塔。
河南省博物馆旧址为冯玉祥主豫时期修建,当时建设它的动因与保护著名的“莲鹤方壶”有关。当地人习惯称其为“老豫博”,目前为开封市豫剧院使用。
不少博物馆经历过迁址,河南省博也不例外
河南邮务管理局旧址(南关邮政大楼),由当时在华英国建筑公司设计承建,建成于1921年,可能是开封目前最早的欧洲风格近代建筑。
也是百年老楼了
人民会场旧址,为冯玉祥主豫期间拆大相国寺西门附近的观音堂(俗称救苦庙)所建,是当时开封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座影剧院,梅兰芳曾在此义演,如今为兰大服饰使用。
华北体育场旧址,为举办第十六届华北运动会而建,现仅存一座南大门,如今为开封市人民体育场所在地。
此地继续承载着体育场馆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河南省教育厅旧址、河南省建设厅旧址、河南省委旧址、河南省军区旧址、河南参议会旧址、四面钟、河南大学相关建筑、刘峙故居、基督教浸礼会旧址等地,由于位于特殊单位,或是时间因素,或是在近些年被拆除等,无法探访。
对开封市近现代建筑有兴趣的人士,可以自行查阅公开的《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以及更多当地资料详细了解。
比如开封河南省建设厅旧址,就在刘少奇在开封的陈列馆南侧,位于顺河回族区政府大院内,一般游客无法进入
开封的古代建筑
不过说实话,大部分人到开封游玩,极大概率都不会去上述这些冷门地点,即使是所谓的文物古迹爱好者,都不一定会去探访相关地点。因为文物古迹爱好者这个群体,如果细分下来的话,也是种类繁多的。
辛亥革命女志士,当时“南秋瑾,北青霞”之称响誉全国
人们一般去开封旅游,自然还是去一些热门的地点。比如著名的祐国寺塔(开封铁塔)、繁塔、延庆观、山陕甘会馆、相国寺、龙亭大殿、开封府、包公祠、鼓楼夜市、禹王台、天波杨府、小红楼、刘青霞故居等。
鼓楼夜市,适合拍照,真去吃就尽量算了
不过出于历史原因,开封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市区遗留下来的一些古迹,含“古”量却不太足,有的则是新建或复建。
当然,这个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是十分普遍的,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尤其对于开封来说,现在的开封老城区下方,本身就叠加着各朝遗迹。
这里只是列举一些例子。毕竟每个游客的需求基本上都是不同的。
开封铁塔、繁塔、山陕甘会馆等属于开封市内“含古量”十足的文物点位。
三者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类似相国寺、龙亭公园、城墙这类知名的古迹景点,只能算“半旧半新”的文物点位。
大梁门是开封现存城墙的标志性城门,以上三者都经历过程度不一的修复重建
至于开封府和包公祠等,则基本算是在旧址的地盘上完全现代重建。这些点位,对于原教旨文物爱好者而言,可以完全不用去;对于打卡、原址主义爱好者而言,可以在门口拍个照片就走,当然,人民币玩家自便;对于普通游客或者是乐子型文物爱好者,想进就进呗。
进不进,全凭个人喜好
在开封,还有一类点位设施值得特别关注,这就是宗教场所。
“太上老君诞辰2596年”好评
开封的“硬核”宗教设施,基本集中在开封老城的东部,这里主要集合了伊斯兰教、天主教、犹太教三种宗教。
天主教开封总教区对面就是清真土耳其烤肉夹馍
尤其是开封犹太人,近几年来被广泛悉知,但实地的痕迹基本上看不到了。
开封犹太人聚居地,现在表面上找不到任何相关痕迹
还是万岁山好!
不过话又说回来,或许很多人对上述这些内容全无兴趣,他们去开封也不会去这些地方。这是因为开封真的有两个实打实的旅游景点,真的是用来游玩的。
开封美食也挺多,鲤鱼焙面就是一道开封特色菜
他们来到开封,往往只冲这两个地点,那就是万岁山武侠城和清明上河园,当然,之前提到的开封府也有点类似的功能。
清明上河园的特洛伊木马?
尤其是万岁山武侠城,可以说是开封文旅的新锐,平时刷短视频,时不时就能刷到它,俨然一副城市的新名片。
这次有幸在开封待了四天,最遗憾的就是没时间去万岁山体验一把。
具体到体验上,去过的人大部分都说好,都觉得意犹未尽,而且这里还有门票80元三天无限玩的政策。
不到100块可以玩三天,节目繁多看不过来,景区内物价趋于平价,简直不要太过瘾
可能就是因为太好玩了,所以万岁山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太多了,工作日都爆火,更别说休息日了。
尤其是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万岁山更是因为人多,而遭到了无妄之灾,发生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有的网民此时站出来说了公道话:“500块的迪士尼,你老老实实排队;80块的万岁山,你就上房揭瓦,承受不住了?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行星球 (ID:huanxingxingqiu),作者:杔格,审稿:蟹黄捞饭,制作: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