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财富】
4月9日(星期三),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理财资金 入市!
4月8日,苏银理财表示:“当前,A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公司已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后续将充分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作用,为中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贡献理财力量。”
增持!四家银行公告
4月8日晚间,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和成都银行陆续发布股东增持公告。其中,浙商银行为个人增持。对于此次增持原因,上述四家银行公告均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对该行长期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和持续看好,提升投资者信心,维护该行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等。
并购重组成焦点 券商密集回应
从回应内容看,部分券商表示将适时应用相关手段与工具传递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积极推动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同行整合动作使得公司感受压力,但要更加保持战略定力;2025年要继续锚定“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这一目标,持续推进业务转型、优化体制机制。
“已满仓”!知名私募喊话
业内人士认为,情绪是股市短期下跌的直接因素,目前A股市场的反应基本已经到位,后续对于投资更重要的逻辑在于“以内为主”。市场的调整可能会带来逢低布局的机会,此时要抱有“短期的耐心”和“长期的信心”。
上海证券报
中国版平准基金领衔 稳股市吹响集结号
48小时内,中央汇金公司等大机构大资金频频出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接连发声,“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国务院国资委、众多央企及国资运营平台动作不断,央地国资联手入场;一大批上市公司宣布增持或回购计划,券商、基金公司自购不断……系列举措释放稳股市强信号,多方合力提振资本市场。
稳市行动形成合力 A股三大股指集体拉升
4月8日,A股市场整体企稳,三大股指震荡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涨幅1.58%,收复3100点关口,报3145.55点;深证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83%,上证50指数尾盘拉升涨超2%。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63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78亿元。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停。此外,股票型ETF成交继续放量,多只中小盘ETF获大量资金涌入,成交额创历史纪录。
稳住股市有决心有底气有办法
在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中国版平准基金”。中央汇金公司领衔、多部门协同发力的稳市机制,不但彰显出决策层维护股市稳定的坚定决心,也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思维的主动实践;既是应对短期风险的应急之策,更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布局。
中国版平准基金来了
4月8日盘前,中央汇金公司以答记者问形式,介绍了其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中的定位和作用,明确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随后,央行宣布将为中央汇金公司提供管够的流动性“弹药”。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部分险企投资股市空间进一步释放。
证券时报
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 稳市打出组合拳
4月8日,多部委联合发布政策稳定资本市场,“中国版平准基金”发声。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好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场异常波动,该出手时将果断出手。下一步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汇金公司具有充分信心、足够能力,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险资入市比例上调 权益投资空间进一步拓宽
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国资委力挺增持回购 央企行动应声落地
4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同日,多家央企集团就支持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表态,强调长期看好资本市场,将持续履行控股股东责任,通过增持、回购、资产整合,以及建立完善常态化回购机制等措施,支持控股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维护投资者利益。
财政部明起将发行两期储蓄国债
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在4月10日至19日发行2025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第一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1.93%,最大发行额250亿元;第二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为2%,最大发行额250亿元。
证券日报
“稳楼市”新阶段 房企如何“藏器于身”?
今年,“稳住楼市股市”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房地产行业历经调整,如今已步入全新发展阶段,但市场仍存不确定性。如何在市场波动中积蓄力量,在政策机遇中精准发力,是考验上市房企战略定力与经营谋略的“必答题”。
上交所召开证券经营机构座谈会 与会机构一致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记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的重要要求,4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专题座谈会,与长江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广发证券、国联民生、国泰海通、申万宏源、天风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等10家证券经营机构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多部门打出组合拳 共筑资本市场“防波堤”
接受记者采访的五位首席经济学家或策略分析师表示,中国版平准基金将为股市提供坚实后盾。此次多部门联合打出组合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表达了坚定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力挺资本市场的决心,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市机制建设迈向新阶段。
金价高位震荡 后市还将走高?
博时基金基金经理王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悲观情绪影响,大部分全球金融市场(包括权益与大宗商品)近期出现连续下跌。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亦受到一定波及,这是由于黄金通常被视为流动资产,可用于其他资产的保证金要求,因此在特殊风险事件发生后,黄金被抛售用于填补其他资产部位的亏损,“短期的流动性危机不会改变黄金市场的原有趋势,当‘主震’过去后,黄金将是较快从崩跌中恢复的资产。‘余震’阶段中,其余资产仍可能受累于后续不确定性因素而进入中期定价再评估的过程,而黄金则是不确定性因素的受益者,此时其避险功能才会真正得到体现。”
人民日报
将经过3至5年持续努力 基本建立覆盖全员、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解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谈判与合作是解决贸易问题的更好途径(国际论坛)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在一套共同接受的国际贸易规则基础上推进经济合作,但美国政府当前的关税政策却对此造成了严重破坏。
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金观平:以深化改革开放除障碍增动能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各领域改革全面展开,国企、财税、金融、科技等重点领域改革破立并举,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共建“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扩容升级。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之路越走越坚定。
美滥施关税没有出路
美国新一届政府所谓的“对等关税”落地后,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引发市场剧烈波动。先是美股三大指数遭受重挫,市值两天蒸发超6万亿美元,随后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多国股市大幅下挫。市场的剧烈反应,折射出对美国加征关税举措的疑虑。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美国政府妄图以“对等”为名,谋取政治经济利益,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被证明行不通。
21世纪经济报道
降准降息将择机而动 一批储备政策在路上
随着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市场正密切关注中国货币政策的应对之策。两大焦点问题尤为引人关注:一是央行此前多次提及的“择机降准降息”何时落地实施;二是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何时推出。
“真金白银”入场 A股迎重磅支撑
市场各方仍在不断释放稳市场强信号。中央汇金公司、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纷纷表示将继续增持ETF、上市公司股票。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表态,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拓宽了险资权益投资空间。
第一财经
稳股市组合拳重磅出击 还有做多力量正在聚集
在美国“对等关税”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之际,4月7日~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监管机构以及中央汇金公司纷纷发声,坚定支持并采取措施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护盘资金接力涌入A股市场。
对等关税将摧毁“美国偶像”!苹果未来何去何从
恐慌性抢购正在美国发生。据报道,在对等关税政策宣布后,大量的美国消费者涌向商场抢购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以在价格上涨前购入这些产品。有苹果店员称,“几乎每个顾客都问我价格是否很快就会上涨”。
经济参考报
逾两百家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增持回购
市场重要时刻,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潮再起。Wind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4月7日至8日23时,已有逾230家上市公司密集出手,发布增持回购相关公告。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真金白银”积极增持回购,在充分展现发展信心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地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
激活一个“扩”字 释放发展潜能
春之中国,生机蓬勃。黄浦江畔,2025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日前落幕,5天展期共迎来44.57万余名观众,拉动文旅商体展联动效应超10亿元;南海之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余音犹在,让世界再次听到中国高水平开放的铿锵足音。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