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区:企业降本增效 疫病影响有限

【来源:期货日报网】

近年来,放养模式和专业育肥户的兴起带动了仔猪需求增长,同时母猪养殖效率和管理效率持续提升保障了仔猪供应,但非瘟、蓝耳、新的PED流行对行业有何影响?

在此疑问下,正信期货于3月17—21日走访了武汉、荆州、宜昌、襄阳、枣阳、鄂州等地的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屠宰企业、调运商,通过考察代表性企业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寻找供需矛盾,为后市行情提供参考。

养殖企业A

基本情况:企业目前有36个养殖基地,去年出栏208万头,今年计划出栏300万头,现有3万头母猪,到2025年年底基础存栏母猪15万头,目前每个月销售仔猪12万~15万头。

出栏体重:集团公司以销售标猪为主,出栏体重在120~130公斤,主要根据终端消费习惯选择法美系为主,调整空间不大。

成本:仔猪成本在260~280元/头,预计今年仔猪头均利润100~120元。规模化企业都在降成本,从饲料营养、动物保健、繁殖性能等方面提高效能来降本增效。

疫病方面: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由南向北部分地区有蓝耳病及腹泻发生,对母猪及仔猪产生一定影响,短期内给仔猪供应带来一定压力。

价格预判:仔猪价格或仍有向上趋势,肥猪价格下半年不太乐观。今年春节前仔猪价格比春节后高,养猪产业结构的改变使得放养投苗增加,仔猪需求明显增加。

养殖企业B

基本情况:整体栏位40000头,目前存栏33000~34000头,2000~3000头一个厂

出栏策略:相对均衡,适时踩点。

仔猪育肥:仔猪采购考虑品质优先、价格优先,以及季节性因素(冬天吃肥猪,夏天吃瘦猪),运费6~30元/头,占比较少。仔猪育肥的价格期望方面,450元/头以上观望,450元/头以下加仓。

二育情况:湖北二育规模目前没有增加,估计占两三成,大多在等价格。

成本:出栏成本均在7元/斤以下,饲料全部代工,用自己的核心配方,加工费另算,主要通过期货对利润进行锁定。

疫病:去年11月下半旬至今年2月出现仔猪腹泻,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小型养殖场损失有限,占比不到10%。

价格预判:主要用饲料厂保育料的使用量反推仔猪数量,再用仔猪数量反推成猪数量,同时用疫苗、动保、输精管等数量指标加以辅助判断。

养殖企业C

基本情况:2021年开始投产,2021—2023年以销售仔猪为主,2024年开始销售商品猪,出栏6万头左右,今年育肥会达到12万~15万头,明年可能达到28万头。仔猪外销数量逐渐减少,以自主育肥为主,有的在做代养。目前肥猪存栏45500头、母猪6000头、后备母猪3000头、仔猪12000头。母猪去年PSY达到26,今年30,整体明显提升。去年低是因为受非瘟影响,今年品种改良,满产率提升,种族群优化,生产水平会惯性增长。

出栏体重:今年出栏体重120~130 公斤/头,去年同期130 公斤/头以上,同比下降,主要是标肥价差没有了,出现倒挂。

成本:肥猪完全成本6.1~6.2元/斤。去年断奶仔猪成本是330元/头,今年计划以295元/头为考核指标。代养费比去年下半年下降,由280 元/头降至250 元/头,租赁费比较稳定。

二育:销售对象二育占比67%,主要流向河南、山东,省内不多,屠宰几乎没什么变化。资金不存在问题,主要怕出现疫情。

价格预判:悲观情绪有所下降。

饲料企业D

基本情况:以猪料为主,禽料为辅。原料采购方面,外采占70%~80%,采购利润自己核算,玉米以东北为主,豆粕在本地采购。湖北省分公司外销占60%,有7个工厂,销售对象中,规模场占70%,散户占30%。2024年饲料产量相比2023年下降23%,利润下降30%,疫情导致客户亏损严重,整体行业结构也在调整。

饲料销售:受2023年四季度非瘟影响,2024年一季度母猪料降幅明显。2025年2月份饲料销售量环比下降5%,同比增长10%,教槽料和小猪料变化不大,大猪料增长明显。规模场和散户采购饲料价格区别不大,区别主要在仔猪成本、存活率、料肉比。

二育情况:湖北二育群体主要是传统养殖户,通常3月份之后再上猪,目前还没有大规模上猪的迹象,最晚预计要到4月,但体量不是特别大。

疫病:春节前传闻腹泻严重,河南有规模场清场的情况,现在控制住了,但考虑到仔猪的基数大,预计影响有限。

价格预判:今年与2016—2017年情况类似,面临行业大洗牌之后的恢复性补栏,但整体补栏进度较为有限,同时饲料成本跟2016年相似,均处在低位。

“饲料+放养”企业E

基本情况:公司生产的饲料种类丰富,全年产量10万吨,猪饲料占一半。原料采购方面,外采占70%~80%,采购利润自己核算,玉米以东北为主,豆粕是在本地采购。

饲料销售:全部外销,销售对象中大户直供占比50%,散户供给经销商占比50%。今年3月份,规模场销量同比增加,散户销量同比下降,总量同比下降2.5%,销售范围覆盖150公里以内。

放养情况:今年是第一年尝试,计划出栏15000头,主要是完善流程,未来目标是20万头。有两个养殖户签约,都在1600头左右,月底开始进猪,采购7公斤双阴苗,成本510~520元/头,代养费200~300元/头。

成本:核算出栏成本超过7元/斤,通过养猪做饲料内循环。

价格预判:今年盈利比较难,能顶得住的都不会去产能,估计价格维持在7.5~8.5元/斤,下跌的时间大概在9月份。

“养殖+饲料”企业F

基本情况:公司是一家现代化农牧企业,以创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其采用立体养殖模式,大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节约了95%土地资源。公司引入DCS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对养殖环境和喂料喂水的精准调控,提升了劳动效率,为生猪生长创造最佳条件。在生物安全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防控系统,通过中温干烘和高温烘干消毒等工艺,对人员和物资进行严格消毒,有效防范疾病传播。环保方面,其强大的处理系统实现了固废不出场、污水零排放和废气超低排,粪污经高温厌氧发酵后转化为沼气等资源,处理区无异味,出水清澈,展现了出色的环保成效。

生猪供给:今年肥猪出栏比去年翻一倍以上,从行业来看,大企业规模增长,但饲料厂以散户为主。

疫病: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有疫病发生,预估周边的损失超10%。仔猪的供给1—2月没有增加,饲料反映的是母猪和育肥猪的产量,没有增加的原因是疫病,现在病毒更隐蔽,建议自繁自育,尽量减少引种次数。

价格预判:关注重大事项,如果猪价低于成本30%,后期涨价概率大;如果存栏率比历史高点高10%,后期价格下跌概率大。

调运企业G

基本情况:主要从事仔猪、生猪、二育的调运,今年调运量比去年多很多。

二育调运:通常下半年二育比较多,目前很少,集团周边的猪卖不完。

仔猪调运:目前买小猪的并不多,散户手上还是没猪,规模大的放养场也没上猪。

屠宰方面:目前屠宰量不大,今年体重创历史同期第二高。目前生猪价格相对较高,不会做冻品。

价格预判:预计4月份会跌破7元/斤。

调研结论

去年12月至今年2月,部分地区确有疫病发生,但目前已经得到了控制。在此期间,仔猪整体损失量预计在10%~15%,往年同期的损失率在4%~5%,考虑今年母猪养殖效率和管理效率大幅提升,仔猪的基数也同步增加,因此疫病影响较为有限,不会导致供应断档。

湖北二次育肥整体体量较小,目前尚未出现规模扩大的迹象。随着气温逐渐转暖,大猪的消费需求减弱,肥标价差或继续收窄,二次育肥的积极性可能进一步下降,各企业都在结合自身特点降本增效。规模较大的企业更注重长期的大趋势和整体效益,短期的疫病和价格波动不会改变规模化与效率提升的长期发展主线。

市场普遍认为,二季度仔猪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跌,但对下半年肥猪价格不太看好,尤其是9月份之后。(作者单位:正信期货)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昆明能建未来城最新动态_位置_户型_营销中心_24小时电话

全线崩跌!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最高49%关税!多国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