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小微企业的原料“保卫战”

【来源:期货日报网】

2023年9月,安徽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采购主管犯了愁:市面上尿素货源紧俏,不仅买货难,尿素价格还存在继续上涨的预期。“当时我们如果买不到货,便不能正常生产,将面临违约的风险。”该企业采购主管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据介绍,上述这家安徽企业处于尿素产业下游,是一尿素需求型企业,主营业务为氨基膜塑料、氨基膜塑料餐具的生产及出口业务,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密胺餐具。2023年三季度,由于尿素装置检修较多,同时新增产能释放未达到预期,导致尿素现货偏紧。此外,在秋季肥生产的影响下,复合肥工厂持续补货,局部农业补仓同步跟进,下游待发订单充足,叠加出口政策再现松动,尿素厂家库存保持低位水平,导致尿素现货紧俏,且市场后市看涨氛围浓厚。

记者了解到,该企业年采购尿素量仅有3万吨左右,由于其规模较小、资源有限、采购渠道不稳定,因此在现货市场多随行就市、缺乏议价权,面对上述情形处于被动局面,而打破困境的转机始于国元期货对他的帮助。

“我们能为你们设计定制化的风险管理方案,解决采购难题。”国元期货相关负责人的一句话,让这家面临停摆风险的企业看到了希望。

在国元期货的专业指导下,一场特别的原料“保卫战”打响了。国元期货研究咨询部、国元期货合肥营业部联合成立尿素产业服务小组。项目准备阶段,国元期货尿素产业服务小组了解到安徽这家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于2023年三季度末尿素货源紧俏,价格存持续上涨预期,企业担心10月份1000吨的尿素原料没有着落,公司持续生产会受到影响。

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国元期货尿素产业服务小组考虑到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且无期货市场相关经验,于是建议其先在期货市场买入一定数量的尿素合约,轻仓操作。若后期尿素市场货源仍然紧俏,该企业可以确保自己能够拿到尿素现货,保证其后续正常生产经营;若后期现货市场货源由前期的偏紧转为充足,到期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平仓锁定采购价格。

在国元期货尿素产业服务小组的指导下,上述企业分别于2023年9月27日、10月9日买入尿素期货2310合约2手、1手,买入价格为2365元/吨、2340元/吨。与此同时,该企业所在地安徽的尿素现货主流价格分别在2480元/吨和2400元/吨,基差分别为115元/吨、60元/吨。2023年10月19日,尿素期货2310合约价格上涨至2406元/吨,而安徽的尿素现货主流价格在2430元/吨,期现基差比9月末至10月初进一步收缩,至24元/吨。截至10月中旬,安徽现货市场货源相对前期较为宽松,但考虑到当时安徽的尿素交割仓库暂无注册仓单,而临近注册仓单的交割仓库主要分布在河南,如果要进行尿素交割,运费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尿素现货价格下滑,期现基差持续缩小,根据该企业实际生产所需,国元期货尿素产业服务小组认为当时最优的方案是企业优先在现货市场上拿货,期货市场再择机进行平仓。经过和该企业反复讨论,企业最终在现货市场采购,并对应在期货市场平仓。最终,该企业的3手尿素期货2310合约盈利2960元,叠加现货采购成本下降,综合成本降低3%。“相当于每吨原料省出了72元的利润空间。”上述采购主管称。

安徽这家企业首次套期保值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同时获得了盈利,实现帮采购、稳生产“双开花”。同时,其对期货的功能和应用有了切身体会,并表示高度认可。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产业链原料端波动较大,导致部分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尿素期货成功挂牌上市后,其发现价格、管理风险等功能逐渐成熟,是理想的风险管理工具。期货市场的实物交割,更为小微企业打开了一扇新大门,拓宽了采购渠道,能够帮助尿素下游的小微企业解决采购中的难点、痛点。

我国氨基膜塑料企业众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尿素要优先保障农业生产,一旦发生供应紧张的局面,小微企业的工业需求难以得到保障。上述的成功案例为其他小微企业指明了管理风险的方向:利用尿素期货在期货市场上建立虚拟库存,减少资金占用。一方面,拓展了现货采购渠道,规避了部分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保障了企业利润,让企业经营更加从容、生产更加灵活,实现健康发展。

安徽这家企业作为当地的氨基膜塑料龙头,积极参与探索新型风险管理工具,在区域内产生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果,对当地实体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随着期货市场上市品种、服务能力、市场质量、风险管控、对外开放水平不断丰富和全面提升,期货将在尿素市场的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案例来源:国元期货 张霄)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市值缩水800亿、“AEB介入”等尚存疑 小米SU7迎来“至暗时刻”

小米汽车进入创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