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机构论市:关税“风暴”落地后 A股回暖、港股休整、美股修复

【来源:东方财富】

  本周沪指下跌0.40%,深证成指下跌0.75%,创业板指下跌1.12%。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中信策略:关税“风暴”落地后 A股回暖、港股休整、美股修复

  4月初关税“风暴”即将落地,中国可能受影响最大,但准备也最充分;控供给、保需求,二季度国内政策发力方向越发清晰。关税“风暴”落地后,预计A股回暖、港股休整、美股修复。从业绩层面来看,核心资产已体现出极强的经营韧性,左侧布局的契机已经成熟;从流动性层面来看,活跃资金明显退潮,产业主题需要催化及时间来蓄势。配置上,延续科技点火、供给侧发力和消费补短板的思路。

  申万宏源策略:二季度弱势震荡 科技仍可能有独立行情

  短期市场调整的直接原因:“四月决断”(A股年报一季报验证期,中国经济数据验证期,美国关税兑现期)窗口临近,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短期调整兑现后,我们认为“四月决断”压力已基本释放:互联网资本开支增速与A股国内算力相关板块营收增速正相关,国内算力订单是订单集中释放期,一季报也有望看到向上拐点。业绩期科技行情不是“证伪”而是“聚焦”,后续国内AI算力可能率先分化走强。A股顺周期改善预期本就偏低,即便4月经济未延续强势,预期额外下修的空间也是有限的。仅4月验证期的调整压力已经有限。

  广发策略:“炒预期”的阶段情绪退潮 市场进入去伪求真窗口期

  过去5年的数据显示,4月是A股一年当中“最交易基本面”的一个月,二三季度也是“景气投资”最为有效的时间窗口。这意味着,下一阶段,市场将从年末年初的“炒预期”,逐渐进入到对于业绩的前瞻与验证,A股一季报的关注度随之抬升。这也能够解释为何中小盘指数(1000、2000)的走势在上半年的规律性比较强。科技成长仍是全年主线,TMT的情绪指标已经回到历史可参考的安全区域,考虑到4-5月的产业催化剂依然密集,每次调整都提供了布局的机遇。

  海通策略:4月是A股重要时间节点 三个维度前瞻一季报线索

  4月是A股市场的重要时间节点,市场对基本面的关注度提升。在A股市场上,4月往往是业绩验证的重要窗口期,这是因为1-3月基本面数据披露较少,市场往往受到政策或事件的影响,而4月之后基本面趋势逐步明朗,关注焦点也重回基本面。历史上A股4月行情走向受基本面影响较大:当基本面明显改善时,市场延续升势,如13年;若基本面数据转弱,则短期行情或转向调整,如19年。尽管当下披露一季报预告的公司数量仍然较少,但我们或许可以从宏观高频数据、工业企业利润和分析师业绩预期三个维度出发,提前窥看一季报的线索,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光大策略:财报季“稳”舵前行 短期可适度配置红利类资产

  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赚钱效应带来的资金流入背景下, 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的均值附近,而随着政策的积极发力,中长期资金以及前期赚钱效应带来的增量资金或将加速流入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A股市场的估值。但受财报披露影响,市场情绪短期可能会面临一定扰动。配置方向上,短期可适度配置红利类资产,长期可关注科技成长及消费两条主线。科技成长板块关注政策在资本市场具有映射的TMT、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行业;消费板块重点关注以旧换新及服务消费,如家电、消费电子、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等。

  华金策略:四月基本面主导 继续震荡

  今年4月A股可能延续震荡走势,难大涨或大跌。比照历史经验,今年4月基本面延续弱修复趋势,政策偏积极但外部可能有一定扰动。一是4月经济和盈利可能回升但仍偏弱。二是政策偏积极,但外部有一定扰动:首先,4月份稳增长政策大概率进一步落地实施,同时4月政治局会议可能延续积极的定调;其次,4月中美博弈对市场情绪可能有一定扰动。4月A股难大涨或大跌。一是从盈利和信用框架来看,4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和中长期增速大概率均处于回升趋势中,这对A股走势有较强的支撑。二是4月国内流动性维持宽松,外资等机构资金可能继续流入。三是4月市场情绪可能受到一定扰动:首先,季报对科技等成长行业4月表现有较大影响;其次,地缘等风险可能对4月情绪有一定扰动。

  东吴策略:历史上看 “四月决断”都“断”了什么?行情如何演绎?

  “四月决断”本质是市场从预期驱动向现实定价的转换——经济数据的成色、业绩的兑现能力、政策的边际变化,三者共同构成股价的“压力测试”框架。进入4月,经济与业绩“大考”来临,“春季躁动”积累的涨幅往往面临获利兑现,引发高赔率品种波动加剧。但需强调的是,市场的阶段性整固只是表象,“四月决断”的内核在于通过对经济周期、政策取向的定位、校准,以及对景气方向的识别,确立中期维度市场运行逻辑。“决断”的依据源自4月关键节点的三重验证。

  浙商策略:区间震荡开启 继续观望、行业再平衡

  在上周“行情扩散”受阻后,市场选择通过调整释放压力,本周大盘呈现震荡整理特征。展望后市,随着本周主要宽基指数调整的展开,市场已经确认进入一轮针对“春季攻势”(1月13日至3月19日)的整理。考虑到此前“春季攻势”的时间超过40个交易日,且部分指数涨幅不俗,因此我们预计市场在4月中旬之前大概率会维持震荡整理状态。但目前中线趋势并没有走坏,主要指数均有较强技术支撑,市场并无明显下行风险。配置方面,基于“市场继续震荡整理,权重指数波幅更小”的判断,我们建议继续观望,待大盘完全企稳、出现多头趋势后再行增配。行业板块方面,建议继续遵循“高切低”原则,在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成长反弹、反抽时,适当进行行业再平衡,重点关注前期涨幅相对落后的大金融、大消费和红利等板块。

  中原策略:短期资金偏好转向防御性板块 市场进入风格再平衡阶段

  外资短期避险情绪升温,但中长期对A股估值修复和结构性机会保持乐观。短期资金偏好转向防御性板块,高股息红利资产表现稳健,而科技成长板块因估值高位承压,市场进入风格再平衡阶段。随着国内宏观调控、促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推进,未来市场有望呈现科技领涨、红利防御、消费复苏与内需驱动的特征,建议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兼顾防御与成长。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盘的变化情况。短线建议关注汽车、文化传媒贵金属以及多元金融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中泰策略:如何看待TikTok事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

  近期市场已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伴随可能出现的短期中美缓和预期,以及总量流动性的边际宽松预期,市场或有望再度冲高。但是,两会后市场的核心变量:经济现实下的压力与政策“定力”或持续,中小市值高杠杆依然存在风险。因此,当前的投资策略仍然建议维持“高低切换”的思路,适当回避由高杠杆和高估值推动的中小市值科技股,关注欧洲制造业扩张所带来的有色、军工、核电等安全类资产,以及红利股和债券等防御类资产。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证券市场交易时间缩短30分钟为虚假消息

对普京“非常生气” 特朗普放狠话!还威胁伊朗:核协议谈不拢就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