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虎嗅网】
艺人到底火不火,到线下看看就知道。
2017年,校园剧《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让众多观众甜掉牙齿,彼时还是新人的男演员胡一天在机场被认出,原本简单的出行,在机场瞬间被围堵得“水泄不通”,而那一刻,胡一天本人或许还不知道自己迎来了人气顶峰。
近期,杨迪凭借着给粉丝送零食的“好名声”,也在机场迎来自己的“高人气”时刻,接机粉丝数从曾经的两个变为“人山人海”,连路过的叔叔阿姨也忍不住凑热闹,“一款性价比很高的爱豆”成为网友对杨迪的新评价。
这种轶事,如今正在短剧演员身上上演。过去一年的短剧热,让越来越多的短剧演员被看到,春节期间,《好一个乖乖女》的爆红,让男主角柯淳迅速升咖,走在机场被众多粉丝围堵拍照,短剧的用户,在线下有了一张张具体的面孔。
而在半个月前的爱奇艺“荧光之夜”上,刺猬公社目睹了短剧演员这个群体的“含星量”。曾经,粉丝们拿着“长枪大炮”拍摄明星生图,现在大家则用同一套操作方式去拍摄短剧演员,在现场,有人举应援物,有人踩凳子举大炮,还有人不断地高喊,和短剧演员互动。
短剧演员,正在一步步突破大众的认知,从“土味”变得有“星味”,但短剧明星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像追星一样追短剧演员
追星的这把火,从明星艺人群体蔓延到了短剧演员。
爱奇艺荧光之夜的活动只是一个窗口,我们深入了解就会发现,短剧演员再也不是刻板印象里那样带着一种“土味”,而是可以戴上明星光环,见面会、代言、由竖变横,步步升咖,人气甚至超过糊咖艺人,成为当代追星女的一种“平替”。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要属柯淳。除了大众熟知的《好一个乖乖女》代表作外,柯淳不仅有自己的线下粉丝见面会、拍摄费加罗和时尚男装的杂志,甚至成为美妆品牌的品牌挚友,开启了短剧男演员的代言之路。
和很多明星一样,柯淳也逐渐开始拥有专属于自己的站姐群体,她们不仅有各具仪式感的开站公告,还把镜头对准了拍摄现场、机场和各大片场的角落,甚至将曾经用于追星的一套运营逻辑,搬运到了短剧演员的身上,以数据“论走红”。
在费加罗二月刊杂志的销售中,柯淳的杂志在两个小时内的销售额就达到了50万,24小时内销售额突破71万,战报撒遍互联网角落,“短国”的粉丝经济实力初显,甚至还有网友对比内娱进行调侃:“连这个销量都没有达到的,以后别说自己是待爆生。”
此外,网传的柯淳7月份见面会价格也在互联网上热炒:“前五排2300,前三排2700,一排4200,亲签600。”尽管相较于偶像明星的演唱会黄牛价有一定的差距,但一个短剧演员的“身价”正在这种热炒中被越来越多人看到,短国第一顶流的称号正在被坐实。
短剧开始兴起时,在大众的认知里,短剧演员和短剧都不免带着“土味”的标签,简单直给的剧情、粗糙的布景与演技,都显出一种“廉价感”。
但随着短剧不断下沉和发展,一些好看的短剧逐渐浮出水面,短剧演员们也开始在各大平台讲起了自己的故事。比如短剧女王徐艺真的“爽文大女主”标签,这样的人设不仅出现在她的作品中,也出现在她的红毯上,她会以大女主的姿态告诉观众:“我经常在网上看到大家说我是爽文大女主,OK,我会把这篇爽文写到底。”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短剧演员为自己贴上“励志”的标签。在2024《开播!短剧季》中,李沐宸提起自己自愿演短剧的一个原因,是想看一看是否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自己,其中有对自身年龄的焦虑,也有对市场寒冬的无奈。在爱奇艺荧光之夜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演员叙事”,短剧演员史元庭发表荣誉感言时提到,自己毕业于中戏,北漂十三年,没有放弃演戏的梦想。
年轻人们像追星一样追短剧演员的背后,也意味着短剧演员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正在成功被“纠正”,拥有庞大粉丝的演员们正在成为资方眼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短剧也真正开始走向主流化。
像造星一样造短国流量
2024年,常常吐槽无聊的网友们,正期待着内娱新一代的“天降紫微星”。
有网友觉得紫微星会在巴黎奥运会中产生,毕竟追体坛新星有时候比追内娱艺人更有成就感;有人调侃是《再见爱人》中的素人嘉宾麦琳,凭借一只“熏鸡”就能让网友们上头写下长篇大论的心理分析。
事实上,网友们对“紫微星”的期待,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对新面孔、新话题的期待。在选秀综艺缺失的几年中,内娱从素人起步的明星越来越少,既缺乏新鲜感和大众造星的参与感,又缺少讨论度,一时无法激起更大的水花。
在这样的背景下,短剧艺人以一种强势填补的姿态出现,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一方面,部分演员本身带着独特的“人设叙事”供大众想象,除了前文提到的大女主徐艺真,短剧演员何健麒身上也带着“草根逆袭”的标签,在进入短剧行业之前,他是一个高铁售票员,来到短剧行业,他不仅演短剧、出专辑、拍杂志,甚至和爱豆一样陷入“塌房”危机。
另一方面,比起明星,短剧演员在嗑CP、与观众互动方面更为频繁,对愈加清醒的追星女来说,与其追一个容易塌房且鲜少提供情绪价值的明星,不如降低追星门槛,追一个鲜活且能提供情绪价值的短国流量,这样更有性价比。
哪里有粉丝,哪里就会有资本。对于平台和影视公司而言,能捧出一个爆款固然是好,但能让爆款“量化”,在这个时代也不可多得。
2025年,免费短剧蜂拥而至,短剧商业模式发生巨大变化,红果、抖音要做短剧,爱优腾芒也都要做短剧,如何能让自家平台的短剧被看到,除了内容的考量之外,用短剧艺人反向加持,也不失为一种方式。
就像曾经的内娱为什么总请流量艺人来为剧播和招商做担保一样,当大量精品内容来袭,有“短国流量”加持的内容,更容易在千军万马中胜出。毕竟对于粉丝们而言,追“柯淳们”的短剧的诱惑力,显然要大过追其他同类型短剧。
当短国流量兴起,氪金的刀刃也更容易向粉丝们挥去。这样的例子在长剧中并不少见,比如当剧集进入完结阶段的“点映礼”“云包场”等模式,除了观众之外,更多来自粉丝真金白银的贡献。刺猬公社曾在《长视频做短剧,一场平台的南辕北辙?》中提到,这种付费模式正在精品短剧中试水,尽管数量并不多,一旦有短国流量加入,数据一定会变得更加可观。
短国流量的兴起,对于平台和影视公司来说,都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从表面上看,荧光之夜是将长剧的红毯搬到了短剧,实际上是将短剧演员提到了重要的位置,短剧“柯淳们”将和长剧顶流起着同样的功效。
“短国顶流”并非“内娱奇观”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很骨感。
短剧流量的兴起,固然会为内娱带来新鲜感和冲击感,也会为短剧行业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但柯淳是否可以复制,流量又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持续多久,则是另外的难题。
在柯淳之前,短剧演员中不乏一路飞升的艺人,比如丞磊。2022年,凭借横屏短剧《虚颜》,男主角丞磊进入大众视线,此后更是凭借剧集《云之羽》中的男配一角飞升,在待播剧《锦月如歌》中和周也搭档、在《成何体统》中和王楚然搭档、在《与晋长安》中和宋轶搭档,且均为男主角。
但像丞磊这样短剧出身、却能一路飞升的男演员只是个例。曾在短剧界备受好评的锦超就没有如此的好运,拥有《长公主在上》《东栏雪》两部爆款短剧傍身的他,曾以短剧演员的身份在2024年参加综艺《无限超越班2》,但却没能像丞磊那样,等来自己在长剧领域的“升咖角色”。
事实上,从短到长的晋升,并不容易。《好一个乖乖女》的女主角余茵来到长剧,要从配角做起,而残酷的现实是,大部分短剧演员甚至没能拥有一个进入长剧的通行证;柯淳即便是短国顶流,目前也只是从竖屏发展到了横屏,距离长剧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即便是刚发展横屏短剧的“柯淳”本身,也很难复制,首先你需要一部爆款,其次你需要一部破圈的爆款。毕竟短剧界的霸道总裁很多,但像柯淳这样,长期霸占数据榜榜首的,都是少数派。据WETRUE一点查剧,在3月份,即使没有新短剧作品上线,柯淳的火热指数仍始终占据着TOP1的位置,抖音粉丝数量超400万,在短剧演员中一骑绝尘。
尽管粉丝像追星一样追短剧演员,但这件事本身有多火热还值得商榷。在短剧界同样很火的马小宇、曾辉、何健麒的抖音粉丝数都不过二百万。柯淳是短剧界的顶流,但放在内娱就不够看了。
明星们下沉演短剧容易,但短剧演员往上飞升不仅面对更严苛的评价体系,如外形考量、演技考量,还有“艺德”考量,从短到长的这条路,虽然延长了短剧演员职业生命,但并不好走。
在这个过程中,短剧演员的粉丝们,能追随他们走多久,也都是一个未知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 (ID:ciweigongshe),作者:爱捞,编辑: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