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省花生备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粮信网】

  一、优化布局,精细整地
  充分利用花生固氮矮秆耐贫瘠的优势和粮食作物的茬口,优化布局和种植结构,提高粮油种植综合效益。选择前茬为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的地块,减轻连作障碍,提高花生单产;发展花生与玉米、高粱等间作,扩大花生种植面积,促进粮油均衡增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效益。选择耕层深厚、排灌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地块。整地做到上虚下实、地平无土块。各地要检修好排灌设施,做好抗旱防涝准备。
  二、因地制宜,优选良种
  依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生态条件,结合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合理选用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宜机收的花生品种。我省宜选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中早熟花生品种,间作花生可选用较耐荫、高产、中大果、适应性广的中早熟品种。
  播前10天左右剥壳,剥壳前晒种2~3天,提升种子活力,消灭部分病菌,提高发芽率。剥壳后做好种子精选,剔除破损粒、霉变粒和异形种子,做到种子饱满、大小均匀、活力强。播前根据生产需要,采用杀菌剂、杀虫剂、根瘤菌、微肥等单独或复合拌种或包衣,达到防病防虫、增加固氮、补充养分等目的。
  三、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我省花生播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覆膜花生可比露地提早7~10天,播种深度3~5厘米,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5%~75%为宜,有滴灌条件的地块亦可先播种,播种后立即进行滴灌灌水。注意合理密植,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宜稀播,旱薄地宜密植。一般春播大粒型品种双粒公顷播12~15万穴,小粒型品种双粒公顷播14~17万穴。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提倡单粒精播。推荐起垄(覆膜)种植,垄距85~90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垄上播2行,垄上行距30厘米,穴距根据种植密度确定。
  四、科学施肥,提高肥效
  按照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效。因地制宜测土配方施肥,重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钙等养分,确保养分供给均衡。推荐施用花生缓控释肥,确保养分持续、肥效后移、平衡供应。酸性土壤可增施钙镁磷肥等含钙的偏碱性肥料;肥力较低的土壤和生茬地,可增施花生根瘤菌肥。
  五、放苗灌水,除草防虫
  一是覆膜花生要及时破膜放苗。破膜放苗要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释放花生苗第一对侧枝,以免高温闪苗伤叶。二是做好水分管理。根据花生需水特点,苗期土壤持水量要求保持在40%~60%,全田第一朵花开放时须浇足浇透初花水,降雨集中时注意排水防涝。三是加强中耕除草。花生播种后,应及时封闭除草,出苗后茎叶除草可选用花生专用型除草剂。开花下针期避免喷施除草剂,以免产生药害,导致果针入土困难。中耕培土利于果针入土结实。四是注重绿色防控。推荐黑光灯、性诱剂和诱虫板等物理诱杀或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花生虫害,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花生病害。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MLF改革背后的三重含义

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择机降准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