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非法期货交易陷阱 防范刑事风险

【来源:期货日报网】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聚焦场外配资、非法投资咨询等犯罪活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犯罪,成功侦办破获一批重点案件,有效震慑了犯罪,切实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2025年3月21日,公安部公布了5起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两起为非法经营期货业务犯罪。此次发布的案例不仅揭示了金融犯罪与互联网及各类高科技工具结合后的复杂形态,也凸显了公安机关打击此类案件穿透式认定的鲜明特点,对期货从业者和投资者均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

案例1:江苏谢某平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2024年5月,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谢某平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经查,自2023年6月以来,犯罪嫌疑人谢某平、王某强伙同他人,未经有关部门核准,在多个期货公司注册账户作为母账户,再将母账户拆分为数千个虚拟子账户,以此方式私自搭建期货交易平台,从事非法期货经纪业务,并收取交易费。截至案发,谢某平、王某强等人共发展客户6300余名,涉案交易金额巨大,非法获利8500余万元。目前,谢某平等2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案例2:广东王某增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2024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依法立案侦办王某增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经查,2023年以来,犯罪嫌疑人王某增等人在未获得相关期货业务经营资质的情况下,注册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在网上招揽客户,以提供高回报的期货交易标的以及交易杠杆服务为诱饵,吸引客户通过其提供的期货交易软件开立账户,再以销售交易课程、代课老师直播等方式开展非法期货投资咨询服务业务,涉案交易金额5000余万元。目前,王某增等1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法律洞察

案例1中,谢某平等犯罪嫌疑人从事非法期货经纪业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未经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经营或者变相经营期货经纪业务。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期货公司从事经纪业务,接受客户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客户进行期货交易,交易结果由客户承担。

案例2中,王某增等犯罪嫌疑人开展非法期货交易咨询业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未经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或者变相经营期货交易咨询业务。根据《期货公司期货交易咨询业务办法》第二条的规定,交易咨询业务主要包括风险管理顾问服务、研究分析服务、交易咨询服务。

合规指引

许多投资者或从业者误认为用自己的期货账户为少量亲朋好友“帮忙”进行期货交易且没有盈利或盈利金额较低,就不属于违法从事期货经纪业务,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一方面,无论交易金额大小,该行为均构成违法从事期货经纪业务,将受到禁止进入期货市场等处罚。另一方面,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交易数额在100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即达到了非法经营罪的刑事立案标准,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实践中,一些从业人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通过群聊天工具“喊单”等方式经营交易咨询业务就可以钻法律漏洞,避免承担法律责任。所谓“喊单”是指由交易者公开自己的做单计划,让其他人根据“喊单者”所给的提示作为参考来做单,“喊单者”给出自己开仓的价位等。交易者自行选择跟或不跟,盈亏自负。“喊单者”一般通过收取入群费、盈利抽点或者指定入群人员的开户平台以赚取交易佣金等方式盈利。

在当前穿透式监管、实质性认定为主流趋势的司法环境中,“喊单”一般认定为有偿提供期货投资建议,即《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对价格涨跌或者市场走势做出确定性的判断”的“指导交易行为”。同时要注意的是,即便没有对价格或市场走势做出确定性判断,仅仅提供与期货、现货市场的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也可能涉及违规从事期货交易咨询业务。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违规从事期货咨询业务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以上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违法所得数额不满10万元的,需要承担行政处罚责任和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一般是通过“喊单”等方式故意诱导交易,造成了交易者交易亏损,“喊单者”可能需赔偿交易者的部分损失。

风险警示

对投资者而言,需要时刻警惕非法期货业务的典型宣传话术,包括:承诺固定收益(例如“月息3%保本保收益”)、炫耀交易战绩(例如“上周学员盈利152%”)、营造紧迫氛围(例如“限时开户赠金”)、诱导进行场外配资(例如“杠杆越大赚得越多”)、强调特殊消息渠道(例如“内幕消息”“庄家动向”)等。这些均是监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违规宣传内容,凡使用上述内容宣传的一定是非法期货机构。

投资者通过非法平台进行期货交易具有多重风险。首先,投资者保证金等交易资金转入非法期货平台账户后可能无法取回,无论是通过刑事手段还是民事手段维权,涉案资金均可能因被挥霍或转移而难以追回。其次,投资者如为赚取佣金发展亲友到非法期货平台“开户”,可能被认定为共同犯罪,进而承担刑事责任。最后,因非法期货平台的资金账户长期处于异常状态,且极可能被用于洗钱、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投资者的征信记录上将留下污点,从而影响贷款甚至日常生活。

因此,投资者务必通过具备期货经纪业务资质的正规期货公司进行期货交易,切勿因贪图所谓的“极低手续费”“高杠杆配资”等而选择非法平台。

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证监会和中国期货业协会官方网站查询已取得经纪业务资格的机构名录。未取得经纪业务资格而开展期货经纪业务的机构,均为非法机构。

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核实向其提供期货交易咨询业务的人员是否具备期货从业资格,以及该从业人员所属的期货机构是否具有期货交易咨询业务的资质。(作者系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2025海口中瓴·玺悦价格_楼盘电话_开发商物业地址_开盘_户型面积_导航_海南房产楼盘网

多环节供需关系改善 光伏产业链价格迎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