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状态下,一个普通人第一次进入讯问室应该怎么做?

【来源:虎嗅网】

一个无厘头的题目,是最近我在闲看《博弈论》时觉得挺有意思的地方,就想瞎写写。

假设有一天,一个普通人第一次走进讯问室,面对侦查人员,要确定的是零和博弈还是正和博弈,两个词汇非常专业,但也非常贴合实际,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案件的走向和你的命运。

你要明白,讯问室里,双方地位不对等,主动权在对方一边,他问你答,不是你问他答。即使没有同伙,也即共同犯罪,仍然是不对等的博弈,不容易应对。

理论上的正确答案是正和博弈,就是你跟侦查人员不是只有你输他赢一种可能,还有可能共赢,也有可能双输。

对于侦查人员来说,他总想让你开口的,毕竟此地还是口供为王。但是,开口并不总是不符合你自己的利益:为了让你开口,往往会给出一些诱惑,即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涉及正在进行中的案件,成败就取决于你开不开口,你不开口就既遂,要严惩;你开口就未遂,从轻处罚。听上去,后果天差地别。

然而,实际上的后果也是天差地别,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这句口诀指出,表面上的正和博弈在实践中很容易被降成零和。一开口你就输了。

审讯是分阶段的博弈。第一阶段是审讯直到你开口,第二阶段是侦查人员兑现承诺从轻处罚。侦查人员在两个阶段中的利益完全不同。

在第一个阶段里,为了尽快让你开口,他真诚地向你发出坦白从宽的提议,只要你开口,他愿意对你从轻处理,这符合此阶段中他的利益。

在第二个阶段,你开口之后,轮到他兑现承诺,但他想要的已经拿到了,兑现承诺变成单纯的负担,不符合他在这个阶段的利益。从纯理性算计出发,他不应该兑现承诺。

对此一节,我有深入体会。我在办理陕西一个因PC而成的强奸案时,在同录中看到,侦查人员对被告人说,你这个事情不算什么事情,如果你不讲,我肯定要把你带走。如果你讲了,就是行政处罚。

被告人思虑再三,最后说我PC了,他认为他这么讲了后就是行政处罚,没想到开口后就变成了强奸,被逮捕后他大喊冤枉,再次改变口供,却为时已晚。

这个案件中,就属于典型的从正和变成零和的博弈,被告人开了口,侦查人员却不想兑现承诺了。

两段博弈其实很常见,你每年在新年立志就是个两段博弈。新年到来时你的那个立志,获得了立志本身带来的快感,一年到头的那个你,要苦哈哈地去实现。你猜一年到头的那个你,会不会那么傻地去执行?

人就是这样的。年初的自己都不能信年末的自己,你怎么能信他?

从概率论上讲,同一个侦查人员多次遇到同一个嫌疑人的情况,万中无一。每次博弈都可以当作是两人之间的最后一次。这意味着他没有动力要建立诚信的声誉,对你守信没有价值,丢掉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对他来说没有损失。

你几乎不能影响他的重大利益,在你开口之后更是完全不能;他则是在每个阶段都能影响你的重大利益。更重要的是,处罚轻重对你来说重如泰山,对他来说事不关己。你特别在意的东西,他完全不在意。他也没法在意,你一辈子一次,他每天一次。

于是,你与侦查人员之间本来存在多种可能的正和博弈,就这样变成了零和博弈,开口你就输了。

既然变成零和博弈,那么,在零和博弈中的标准打法是:对方告诉你的所有信息,发出的所有威胁,作出的所有承诺,你既不要都当真,也不要都当假,而是要当都没听见。

绝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人类早熟的审讯技术,让人叹为观止。以睡虎地秦简《封诊式》为例,

“凡讯狱,必先尽听其言而书之,各展其辞,虽智其訑,勿庸辄诘。其辞已尽书而毋解,乃以诘者诘之。诘之有尽听书其解辞,有视其它毋解者以复诘之。”

意思就是,对方边静静地看着你扯边记录,并不是你每次开扯他就来揭穿你,而是等你扯完,再根据记录一件件追问核对。你继续扯,他继续记录,再根据记录追问核对,如此反复迭代。不要说你了,没有一个正常人经得起这样的精益式审讯法。这套审讯法到今天仍然在用,无非是在每一次的迭代之上再加一层迭代。

所以,只要你是个正常人,就一定经不起这样的讯问,相信我。

如何破解?

要保证律师的在场权。律师的优势是他专门做这件事,他的经验抵消了审讯官的经验。律师专门做这件事,对方也专门做这件事,大家都是重复博弈,重复博弈中声誉就有了价值,声誉有价值,侦查人员就有动力保持对你的承诺。

当然,我说的是理论上的情形,如果律师能在场,那么,以他的经验可以抵消你与侦查人员的经验不对称,让你更好的面对一次讯问。然而,现实是,我们的法律到目前还没有规定律师的在场权,这也就意味着,你还是只能自己去面对,无论事先你能从律师那得到多少忠告,但面对那种环境,恐怕多数时候都是身不由己。

无法保证律师在场权的情况下,在讯问中,你既无法识别对方的承诺真假,也不拥有对他的任何有效约束,那你就闭上眼睛,蒙住耳朵,不听,不闻,不见。

当然,这也是理想状态,因为我们的法律也没有规定沉默权,相反,还规定了你有如实供述的义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自行判断,这件事是不是自己干的,要不要拿到如实供述这个奖项,还是说,你愿意赌一把,零口供,至于结果,听天由命。

当然,理想状态和现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你要做的是,分清这两种状态,咨询专业人士后,再选择进入讯问室后的策略,否则,结果会很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赵森写字的地方,作者:赵森律师(前检察官,现上海刑事律师)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锦绣壹号售楼处电话→售楼中心电话→锦绣壹号楼盘百科→首页网站→锦绣壹号售楼处电话→售楼中心电话→楼盘百科→首页网站→24小时热线电话

3月27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