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价格”重塑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格局

【来源:期货日报网】

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波澜壮阔中,大商所正以其独特的姿态,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影响全球价格的重要力量。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2024年,大商所的成交量达22.68亿手,成交额高达98.35万亿元,年底持仓量攀升至1517.65万手、位居国内期货交易所之首。特别是在大豆、棕榈油、铁矿石等对外开放品种上,大商所的期货价格正逐渐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参考基准。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当前,大商所正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重塑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格局。

“大连价格”重构产业基因

在大宗商品领域,定价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期货市场不断发展和成熟,大商所的期货价格在产业定价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逐步从农产品扩展到化工品、黑色系列品种等多个领域。

目前,以大豆、玉米为代表的农产品期货已成为国内农产品定价的重要参考。特别是基差定价模式的推广,更是让期货价格在现货交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4年以来,采用基差定价的全产业链套保已成为油脂油料企业的主流贸易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也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屠宰企业,年豆粕消耗量高达200万吨。该公司蛋白大区采购负责人宋晗表示:“目前公司远期豆粕采购都是用大商所的豆粕期货价格进行基差点价。这种方式有利于企业规避价格下跌风险,在饲料养殖行业中应用广泛。”

“未雨绸缪”,企业通过期货市场提前布局、规避风险已成为越来越多产业企业的选择,尤其是基差点价模式的成功经验很快被拓展到其他相关产业。

麦芽糖浆作为玉米淀粉的下游产品,也已开始运用基于玉米淀粉期货价格的基差点价模式。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松表示:“以前啤酒厂都是以即期价格订购麦芽糖浆,但啤酒厂的渠道销售能力很强,节假日一般都会做预售,他们希望能够锁定远期的原料成本。基于此需求,公司从2018年便根据玉米淀粉和麦芽糖浆的价格关系,以‘玉米淀粉期货价格+基差’的形式对啤酒厂进行报价和交易,满足了客户的远期采购需求。这种定价方式效果良好,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已普遍被麦芽糖浆市场接受。玉米淀粉期货不仅帮助企业管理远期利润,还带动提升了下游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利润管理水平。”

“柳暗花明又一村。”期货市场的创新,显然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康集团)作为国内高成长性的农牧企业,其参与期货市场的经验颇具代表性。

德康集团拥有2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产业涉及生猪养殖、优质鸡养殖、食品加工、数字农业等多个领域。按销量计,2024年德康集团在中国所有生猪供应商中排名第4,在中国所有黄羽肉鸡供应商中排名第3。德康集团于2021年正式成为大商所生猪品种集团交割库。

据记者了解,通过参与期货市场,德康集团能够更加精确地安排生产计划,可以根据期货市场对未来生猪价格的预期合理安排生产规模和补栏节奏。比如,当预期价格上涨时,企业可以适当增加养殖规模;当预期价格下跌时,则可以适度缩减生产计划,调整出栏节奏,合理安排存栏结构,使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更好地匹配。更重要的是,参与期货市场后,德康集团的经营策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传统的现货经营模式逐渐被期现结合的经营模式所取代。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现货和期货的持仓比例,通过期现套利、套期保值等操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益。

实际上,除了农产品,大商所的化工品期货(如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和黑色系列品种(如铁矿石、焦炭)也逐渐成为相关行业的定价基准和重要参考。比如,苯乙烯期货的上市为相关行业带来了新的定价模式。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苯乙烯期货上市后,其现货市场定价模式也随之改变,为企业管理价格风险、稳定经营提供了优良的工具。”

中阳县智旭选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是一家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为主的企业。据其公司负责人介绍,期货市场的发展促使企业经营理念发生转变,企业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将期货工具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不再单纯依赖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来获取利润,而是通过期现结合的方式实现稳健经营。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成立了专门的期货部门,积极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基差贸易等操作,以应对市场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

对外开放 提升“大连价格”全球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大商所深刻领会这一精神,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品种底盘,提升重要期货品种的国际影响力。

据记者了解,2022年国家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以来,大商所平稳推出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豆系全部衍生品交易,实现了大豆产业链系列品种期货期权的全覆盖、全开放。这一举措标志着大商所在深入服务国内国际大豆和油料产业、保障大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及持续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当前,大商所大豆系列品种的对外开放吸引了来自英国、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0家境外客户参与交易。这些客户中不乏国际粮商巨头,如嘉吉、翱兰等。这些国际客户的参与,不仅为大连期货市场带来了更多流动性,也进一步提升了“大连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某大型粮商大豆全球负责人表示:“大商所豆系期货和期权市场对外开放后,我们明显感受到南美农民对大商所期货价格投来了更多目光。现在大约有30%的南美农民选择通过观察大商所黄大豆2号等品种的价格涨跌来考量中国的需求增减等市场变动情况,并相应调升或调降销售报价。这说明大连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在持续提升。”

翱兰农业中国区市场合规与首席风控官许沙莎表示,境内外客户多方参与使大豆系列品种能更加全面、快速地反映全球大豆市场的供求信息,提升了其价格发现功能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国际粮商境外子公司开始主动使用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期货和期权来锁定采购成本和压榨利润,更好管理南美大豆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市场风险。

据介绍,翱兰农业已参与了大豆、豆粕、豆油等境内特定品种交易,并且会以相关品种的期货价格或期现价差作为定价参考,为下游的大型上市公司、中小贸易商等各类型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服务,与客户分享市场信息,帮助客户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商所通过国际合作,拓展了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据记者了解,除了大豆,棕榈油和铁矿石也是大商所重点关注的大宗商品品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棕榈油进口国,而马来西亚是全球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随着大商所棕榈油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流动性迅速增加,其逐渐成为亚洲地区的重要定价参考。

部分马来西亚企业开始参考大商所的棕榈油期货价格进行定价,反映出大商所在棕榈油市场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此外,大商所还通过深化与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棕榈油期货的国际影响力。2024年3月18日,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挂牌上市了“马来西亚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FSOY)”。上市一年来,各方参与积极,市场规模稳步增加,运行情况良好,且与大商所豆油期货价格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目前FSOY已成为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商品类第2大品种,在全球约20个农产品期货外挂合约中位列第5。

“大商所的大豆、棕榈油期货已成为亚洲市场的重要定价工具,部分国际贸易商在进行采购时将其价格纳入考量。”辉立期货CEO张赐政表示,下一步,随着境外投资者参与度的提高,大连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将持续增强。

铁矿石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消费国。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唯一采取单一实物交割的铁矿石期货市场,随着市场功能发挥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国际化步伐加快,大商所铁矿石期货的国际市场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从2018年5月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部分境外大型矿山和贸易商参与,‘大连价格’在国际铁矿石贸易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新永安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律向记者表示。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内钢铁企业主动利用基差贸易向国际矿山采购铁矿石,国内矿山也开始利用这一模式销售国产矿。这种模式的推广不仅提高了企业的采购效率,也增强了“大连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千里姻缘一线牵。”大商所通过国际合作,将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

“作为全球主要的铁矿石期货市场,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参考基准,许多海外企业在现货交易定价时参考其价格。” 张赐政说。

多措并举 夯实“大连价格”功能发挥根基

“大连价格”影响力持续提升的背后,是多年来大商所在多个维度持续努力和不断创新的回馈。

多年来,大商所坚持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创新紧跟市场需求,及时优化合约规则,通过调整交割质量标准、优化交易结算规则、调整交割区域布局等措施,不断提高期货品种与现货市场的适配性,价格有效性显著提高。目前,大商所主要品种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关性平均值由2013年的0.68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0.92,套保效率平均值由42%提升到95%。2024年,大商所全市场产业持仓占比36.5%,玉米、豆粕等品种产业持仓占比超过40%,与成熟市场相似,全球主要粮油企业均参与了大连期货市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据记者了解,大商所通过“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产融基地、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DCE·产业行”等品牌活动,建立了多层次的市场培育体系。每年培训企业数千家,覆盖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上万人。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也增强了市场对期货工具的认知和应用。

针对我国现阶段小农散户多、小生产难以有效对接大市场的特点,大商所于2015年首倡“保险+期货”模式,打通了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铺就了期货价格走向“田埂”的路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商所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工作,与国际交易所开展合作,通过结算价授权等方式实现“走出去”,为全球交易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价格发现平台。

据介绍,未来,伴随中国期货市场的持续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大商所将积极抓住发展机遇,通过完善产品制度供给、优化市场服务、深化国际合作等措施,不断提升“大连价格”的全球影响力,助力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车加税25%,对我国汽车出口影响有多大?

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美国将全部或部分给予加汽车关税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