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运指数(欧线)期货首次亮相新加坡海事周

【来源:期货日报网】

3月24日,2025年新加坡海事周(Singapore Maritime Week)开幕。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新加坡海事周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事活动之一,也是国际海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上期所子公司上期能源作为参展机构首次亮相该活动,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合约设计、运行情况及功能发挥案例,吸引了参会者的广泛关注。

据记者了解,新加坡海事周由新加坡海事与港务管理局(MPA)主办,已成功举办18届。本届活动聚焦航运业的数字化和低碳转型,主题为“采取行动实现行业雄心(Ambition Meets Action)”。源于新加坡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实力,以及活动在议题前瞻性、参与广度和合作深度上的持续突破,每年吸引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超过1万名海事专业人士参与,涵盖政府、港口当局、国际组织及企业代表。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开放路径不断丰富。近期,新增合格境外投资者(QFI)可交易品种29个,国内首个航运指数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合约也位列其中。国内QFI可交易品种75个,覆盖新能源、化工、金属、农业等领域,可以满足各类主体多元化的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需求。其中,上海期货市场QFI可交易品种达22个,居国内各交易所之首。

同时,在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中,境外客户数量稳步增长、参与度持续提升。据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境外有效客户数同比增长17%,境外客户持仓量同比增长28%。其中,上期所、上期能源的境外客户数量(不含QFI)同比增长约20%、QFI客户数量同比增长约60%。

为充分向参加活动的行业人士、投资者介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期能源联合磐石金融、集装箱航运研究头部机构Linerlytica,在新加坡海事周期间举办了专题研讨交流会。与会专家聚焦2025年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与参加活动的近百名行业人士交流探讨应对运价波动的策略。

会议认为,2025年运价走势将受到运力供应、地缘政治、联盟运营策略、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2023年8月,我国首个航运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挂牌交易,采取“服务型指数、国际平台、人民币计价、现金交割”的模式,全球投资者均可参与。上市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截至2025年2月底,日均成交量13.66万手、日均成交额117.05亿元、日均持仓量8.24万手,成交量和活跃度远超境外类似产品。期现价格走势高度相关,顺利完成6次现金交割,价格发现功能良好,已成为国内集运产业链企业应对运价剧烈波动的有效有力工具。在全球集运市场不确定性增长的背景下,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发展大有空间。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切实维护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市场平稳运行,创新运价风险管理产品,助力中介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为全球更多航运产业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工具。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奥特曼身上的担子终于有人帮着挑了

国粮:昨日国内棕榈油价格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