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期”护航 聚酯产业破浪前行

【来源:期货日报网】

在工业经济的宏大版图中,聚酯产业链宛如一条关键纽带。“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它串联起了炼化、纺织、化纤等重要行业。近年来,聚酯龙头企业纷纷发力,积极构建“原油—PX—PTA—聚酯—纺织”的全产业链布局。随着产业不断变革与发展,配套升级风险管理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聚酯产业以石化能源为主要原料,2023年上半年,原油价格宽幅震荡,下游需求却持续疲软,聚酯产业上下游两端承受着巨大压力,产业链盈利空间被明显压缩。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后产能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经营环境,我国聚酯产业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急剧上升。

众所周知,在生产经营中,有效管控成本是聚酯产业企业保障利润,实现行稳致远的关键。记者观察发现,目前业内流行的基差点价模式为企业灵活应对价格波动提供了可能,其中“后点价”模式更是备受企业青睐。该模式是买方可以先使用货品投入生产,待价格达到合适点位时再进行点价,确定最终的绝对价格,从而避免因缺货急采而陷入高价采购的困境。不仅解决了企业提前用料与按时交货的难题,还赋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

据记者了解,温州苍南的A企业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小型纺织加工企业,正处于拓展新业务的关键期。2023年年初,A企业接到一笔大额订单,倘若能够顺利完成,无疑将助力该企业打开新市场的大门,但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采购大量的短纤现货,以保障生产运营顺利进行。

2023年二季度,短纤价格大幅下跌。对A企业来说,等待市价走低再采购,固然可以降低原料成本,可继续等待又担心耽误产品生产。此外,若按照传统的“一口价”模式进行现货采购,又会错失因价格下跌而节约成本的机会。如何既能降低采购成本,又能按时完工交货,成为摆在A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时刻,浙商期货全资风险管理子公司——浙江浙期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浙期实业)伸出了援手。2023年7月初,浙期实业与A企业签订《短纤购销合同》。合同约定,A企业以7600元/吨的价格向浙期实业采购短纤,预先支付保证金,并有权在合同约定的点价有效期(7月20日前,含当日)内进行点价。签订好合同后,浙期实业按量交货,A企业便可先行使用货品进行生产,待盘面价达到心理预期后再点价。当年7月17日,A企业果断点价,成交价格为7242元/吨,结算价格为7587元/吨。因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合同价格,点价结束后浙期实业向A企业退还了差价。

记者了解到,点价模式在期货交易中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它允许买方或卖方在合约规定的范围内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进行价格确定。这种“先交货、后点价”的模式,让A企业享受到了灵活点价的权利,既节省了采购成本,又及时获得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聚酯产业链中,不仅需求型企业面临挑战,一体化的生产企业同样渴望借助期货工具稳定经营。

B企业作为聚酯行业首家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发展的上市公司,2023年上半年遭遇了难题。当时,PTA成本端的原油市场价格宽幅震荡,PTA受此影响,价格波动剧烈。B企业由于持续生产,需要定期减轻现货库存、回笼资金。但不巧的是,PTA价格正处于低位,按即时价格销售根本无法满足利润需求,企业急需借助期货市场化解困境。

浙江永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永安资本)敏锐捕捉到了B企业的需求,凭借对PTA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的现货贸易经验,为其量身定制“远期点价”销售策略。在传统基差贸易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点价期,让B企业能够灵活把控价格。

据记者了解,2023年2—5月,永安资本与B企业陆续签订了基差采购合同,货物重量合计超过4万吨。双方先以暂定价结算货款,B企业可在约定日期内点价,点价期最长可达半年。最终,B企业实际平均销售价格约5727元/吨,通过“远期点价”模式增厚销售利润约400万元,同时库存成本降低,资金周转效率得到大幅提高,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

近年来,随着PTA产能不断扩张,以及主导PX市场的调油需求逻辑带动,PTA加工利润不断被压缩。加工费的高低对PTA生产企业的日常经营和产量调控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主要利润。当前,PTA生产企业正面临加工费下滑带来的风险。

对现货生产企业而言,生产利润压缩并不意味着要立刻停机,但加工费的下滑无疑会直接导致经营利润减少。因此,不少企业希望借助期货衍生工具对现货进行套保。

记者了解到,期权为产业企业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风险管理模式,让传统产业企业摆脱了单边博弈的困境。

华泰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生产企业一般是加工费的天然多头。在产能过剩的大格局下,加工费处于相对高位时,适合通过卖看涨相关加工费标的合约来进行保值。若到期加工费收窄,标的未涨破执行价,企业则可拿满权利金,获得额外收益。若到期加工费扩大,涨破执行价,企业则建立头寸对加工费进行保值。企业担心后市加工费收窄的情况下,更适用于上述模式。企业可以结合不同的加工费位置,按照生产情况灵活调整卖出看涨期权的比例。

实践证明,期货市场服务聚酯链的广度和深度正在不断增强。“后点价”“月均价+基差”模式、场外期权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同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融入聚酯产业“生产+贸易+加工”的链条中,不仅提升了产业链整体的定价效率,还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均衡发展,为推动聚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不可或缺的期货力量。

(案例供稿:浙商期货有限公司 、浙江永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华泰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昆明九溪湖国际生态区最新消息|最新房源|户型图|周边配套|售楼处电话

《仙剑世界》价值22亿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