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天才尹希入美籍:中国的确培养了我,但美国再不好我也不回来

一句“的确是中国培养了我,但是即便美国再乱,我也不会选择回国”的话,狠狠地伤害了曾经培养他的祖国。而且这句话竟然出自哈佛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华裔教授之口。这个人叫尹希,可谓是少见的天才。

尹希在学生时期连续跳级,13岁就被选入智力超常实验班。

17岁被美国顶级学府哈佛大学录取,31岁成为了哈佛大学正教授。让人不解的是在尹希留学没多久,他就申请加入美国国籍,后来他就定居到了美国,再也没有回来。那么尹希为何选择留在美国呢?

一、天赋异禀

1983年年底,尹希出生在北京,父母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妥妥的高级知识分子。那时正值改对外开放时期,尹希所代表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深受大家尊重。从小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他所获得的教育资源要比其他同时期的孩子要好很多。

尹希的父母作为文化人,在孩子教育方面十分的开明。

尹希从小就可以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父母不会进行干涉,这也让尹希养成了独立和自律的好习惯。当别人家的孩子在外面三五成群跑着玩的时候,尹希就已经能把唐诗三百首背的滚瓜烂熟了

发现尹希在智力方面有不俗的表现之后,尹希的父母喜出望外。他们赶紧趁热打铁为尹希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学习计划,希望尹希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将来能够超越其他同龄人,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对于父母为他制定的学习计划,尹希很快就可以融会贯通。

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尹希就能够在父母制定的学习计划基础上举一反三,独立做出一套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平时在学校,尹希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计划,快速且准确的完成老师所留下的课堂作业。周末休息,他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父母给自己报名学习兴趣班。他难道就不休息吗?他会在自己上完兴趣班之后,允许自己玩一会。

玩是作为孩子的天性,而在小小年纪的尹希眼里,学习才是他的爱好,对于玩着实让他提不起兴致。

尹希在规定的课外读物阅读时间,他不会选择一些世界名著这些书籍,而是喜欢读读父母大学时候的课本,比如说微积分、量子力学等。

这些课本知识对于其他大学生来说还是很吃力,而尹希却能看的津津有味,并且能够迅速吸收。后来老师给尹希的父母打电话,他反馈称,虽然尹希每次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但是在学校听课不认真听讲,一到上课就想睡觉。

听到老师的反馈,尹希的父母十分的错愕,为何在家人眼里的好孩子,却成了老师眼里问题生呢?

带着这个问题,尹希父母向儿子提出了几个问题。于是尹希一五一十的向父母告知了原由,这时父母才意识到,尹希具有惊人的天赋,是个活脱脱的天才。

父母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第一时间找到学校,要求允许自己儿子跳级。听到这个请求的老师,久久不敢相信,这个请求是从尹希父母亲嘴中说出来的。老师并不觉得尹希能够在跳级之后,还能够名列前茅。

二、天才诞生

在父母的坚持下,尹希开启了跳级模式。

即便是在连跳N级之后,他仍然能保持全班第一的好成绩。后来在北京八中就读的时候,尹希在全市的一次智力超常测试的考试中,顺利被智力超常实验班录取。

进入智力超常实验班之后,尹希用四年的时间,把初高中时期的课程全部学完。学霸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却不愿意记课堂笔记,为此也会被老师罚站。其实老师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学生可以做到过目不忘。

在尹希12岁那年,他以600分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

在中国科技大学,尹希度过了5年大学时光。毕业后,在尹希还没有想好未来要如何发展的时候,哈佛大学向他投来了橄榄枝,并承诺承担尹希在美的所有学费。

在哈佛大学时,尹希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那就是物理学。2006年尹希成为了哈佛大学物理系博士,在完成哈佛大学博士后的课程之后。2006年尹希回到中国参加国际弦理论大学,但是很快他就被哈佛大学诏安,成为了物理系教授。

小结

现如今,尹希早已是美国国际,并在美国娶妻生子,可以说是事业、家庭双丰收。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却是大量的金钱和心血付诸东流。在接受美国的媒体采访时,尹希坦言自己不会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因为他认为国内的科研水平还无法对其研究提供帮助。对于尹希的这个决定,大家怎么看?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不听人民日报劝告,阿里再进社区团购,这一次出手更直接

一个月仅300元,朝鲜工资这么少,为何当地人却很幸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