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百亿!每日优鲜,被谁拔了氧气管?

开掉700名员工需要多长时间?每日优鲜给出了教科书级的答案,仅仅一个线上会议而已。就在前段时间,被誉为中国生鲜第一股的每日优鲜原地解散,被遣散的员工没有得到任何赔偿,就连社保也被直接断缴,创始人徐正至今未露面。

2021年6月,每日优鲜赴美上市。很多财经大佬纷纷预测,每日优鲜上市就是赤裸裸的杀猪盘。可以说,每日优鲜从上市的那一刻起,就计划好了套现跑路的路线。据统计,每日优鲜累计融资110亿,拖欠供应商款项近17亿。众叛亲离的每日优鲜,到底输在了哪?

一、众叛亲离

每日优鲜这次彻底拔管,放弃治疗,7月27日,每日优鲜宣布关闭全国极速达业务。

就在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紧接着每日优鲜在全体员工线上会议上,公司高层以融资未到账为由,通知约700名员工结束工作,公司立即解散。

这已经不是每日优鲜,第一次大面积裁员了。早在今年年初,每日优鲜已经裁掉了一千多人,仅仅留下了不足900人的团队。没过几个月,每日优鲜还是没有等到资本的高抬贵手。亏损还在持续,大大小小的供应商纷纷上门讨债,再也挺住的每日优鲜最终选择了原地躺平。

曾几何时,每日优鲜30分钟极速达,俘获了一线城市一众办公室白领的芳心,活跃用户一度达到3000万。

八年间,每日优鲜经历了多轮融资,却连年亏损。当初的投资人也渐渐地失去了信心,果断拔管。没有资本注入的每日优鲜,陷入到缺钱、缺货、缺增长的恶性循环中。

二、烧光百亿

开局王炸,大家可能不知道,每日优鲜在创办之初,可是碾压其他生鲜品牌的绝对霸主。在当时每日优鲜被众多投资者提携,可以说要钱有钱,要牛人有牛人,唯一的短板可能就是如何获得更多的付费用户。

这让每日优鲜创始人,15岁就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少年班的徐正,怎么能忍。

他迅速找到了凡客诚品的营销副总裁徐晓辉,还有一帮在农业生鲜赛道上拿到结果的高管,还有全媒体运营领域专业操盘手。如此高的逼格,每日优鲜似乎不火都不行。

如何能快速获得用户呢?那就是快人一步。在快人一步方面,徐正没少熬夜掉头发。作为数学天才,这点问题肯定难不倒他,在解了无数道数学方程之后,徐正终于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获客方法。

这个获客方法,徐正似乎受到京东物流的某些提示。

每日优鲜要想迅速获客,必须设置前置仓。所谓的前置仓就是在客户群体所在地方圆3公里以内设置一个300平方左右的仓库,平台上的商品在前置仓提前备货。

只要用户在每日优鲜APP上下单,那么快递小哥就能在30分钟左右把物品送到顾客的手上。

每日优鲜的模式繁殖速度没得说,截至2019年,每日优鲜线下前置仓就达到了1500家,用户可能刷半集电视剧,东西就已经到达家门口。正因如此,活跃用户一度达到了3000万。

平台活跃用户噌噌地往上涨,但是前置仓也越铺越多。前置仓的设置就意味着高成本。京东的自营仓库,不需要额外配置冷柜,24小时恒温空调,而这对于每日优选前置仓来说确实标配。

根据每日优鲜对外公布的数据,单个前置仓站点,一年的电费就高达20万。随着前置仓的数量不断增多,每日优鲜烧钱的速度越在不断地加快。

前置仓的沉重负担,已经压得每日优鲜喘不过气来。这时的每日优鲜显然已经杀红了眼,为了能够实现盈利,开始疯狂地砸钱营销,一年几个亿的营销费用都是常有的事。

在平台疯狂打折发优惠券的攻势下,平台的获客成本也因此水涨船高。

事实证明花钱补贴是最不明智的盈利方式,投入成本高就不说了,关键是用户的粘性相对较低,口碑更加难以维持。后来,百亿融资被每日优鲜烧光。持续没有盈利,每日优鲜渐渐地被供应商和投资人所抛弃。资金链断裂,供应商停止供货,每日优鲜走入死局。

小结

生鲜似乎不同于其他赛道,互联网的烧钱垄断模式在这里行不通。如果一个行业没有一个稳定且持续的赢利点,那和庞氏骗局没有本质区别。

我们再看看那些在生鲜行业中活下来的公司,哪一个不是靠精细化运营,在盈利的点上持续深耕。资本打法显然在如今没办法走得太远,比如说现在灰头土脸的罗敏。对每日优鲜的注定败局你怎么看?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中国减3359亿美债,美媒:美国人大量囤中国货,美经济或入不敷出

调整了国家法定假日的建议:两取消一增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