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修建三峡大坝,有9位专家提意见反对,他们的顾虑发生没?

一提到三峡大坝,作为中国人一定会在心中升腾起满满的民族自豪感。三峡大坝的确实至名归,它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人工水利工程和全球最大综合性水利工程。三峡大坝的修建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现如今,三峡大坝早已盛名在外,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三峡大坝曾经差点不复存在。

早年间,三峡大坝饱受质疑,甚至当时负责三峡大坝项目的9位专家也纷纷拒绝在项目同意书上签字。这9位水利工程顶级专家为何会对利国利民的三峡大坝项目表示反对呢?

一、三峡大坝的前世今生

在三峡建造大坝这个想法可以追溯到1932年,那时还是民国时期。当时民国政府专门组织水利勘探队,到扬子江上游开展了长达数月的勘探调研工作。也正是这次勘探,确定了建造三峡大坝的可行性。

虽然勘探结果让人喜出望外,但是以当时的技术手段,想要建造一个偌大的水利工程,堪比登天。虽然当时的政府口袋没钱,但是不能就此认怂。于是乎,就派人到美国寻找美国的资金支持,不过这一找,12年过去了。

抗战胜利之后,美国看到了三峡大坝的价值,于是迅速一改常态,表示愿意出资支持修建三峡大坝。

说时迟,那时快,美国迅速组织水利专家对三峡大坝进行实地勘测。在进行详细的规划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和我们签订了三峡大坝建设合同,只不过一直没有实际进展。

1949年后,国家迅速组织中外水利专家,建设了金江段分洪工程,这也为后来修建三峡大坝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上世纪50年代末期,由于多个原因,大批国外专家被撤走,缺乏专家技术的三峡大坝工程只能暂时搁置。

没有了外部的支持,我国开始的全力搞生产,直到1970年左右,国家经济有了稳步的提高,于是决定重启三峡大坝项目。

对于如此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各方面的问题一下子冒了出来。为了减少难度,争取万无一失,所以国家决定先建设葛洲坝积累经验。随着葛洲坝的建成,国家不再犹豫,开始也建设三峡大坝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时用什么方式建造三峡大坝?如何合理安排沿河民众拆迁?一系列的问题都变成了三峡大坝建造的阻碍。这一晃,6年过去了。

1992年,三峡大坝的初步建造解决方案才得以确定。只要专家在三峡大坝修建同意书上签字,三峡工程就可以就此开建。就在同意书递到9位专家手上,就差签字这临门一脚的时候,9位专家却表示拒绝在同意书上签字。

他们为何会发对修建三峡大坝呢?他们的顾虑又是什么?

首先就是三峡大坝单纯的建造投入就要花费1000多亿人民币,这还不包括房屋的损毁和沿河居民的补偿。如果投入了这么大的资金,最后没能成功,这无疑对经济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其次就是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三峡大坝一旦建成虽然提高了我国的发电效率,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对生态的影响也是致命的。根据生态环境方面专家的推测,三峡大坝建成会有大量泥沙在此处堆积,对于那些需溯流的鱼类来说,可能有灭绝的风险。

再次就是国防问题。当时我们正处于发展阶段,军事实力还有待加强。中国在修建三峡大坝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人的刁难。如果一旦发生战争,三峡大坝一定是敌人最先打击破坏的对象。大坝一旦被毁,长江堵塞,引发水灾。

三、9位专家的担忧应验了吗?

截止目前,9位专家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三峡大坝自建成运行已经过去了十几年。随着我国国力的提高,没有哪个国家敢来我们的国土上挑衅。

三峡大坝每年的总发电量也达到了1000亿千瓦,大大减少了碳排放。还有就是专家担心的物种灭绝的问题,三峡大坝渐渐地形成了天然鱼类栖息地,给鱼类带来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小结

中国人建造三峡大坝经历了漫长的几十年,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随着大坝的建成,我国在电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当初为国家着想投出反对票的专家更让我们由衷敬佩。如果换成是你,在当时会投出怎样的选票呢?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调整了国家法定假日的建议:两取消一增加

宁可被“预摘牌”也拒绝交出机密信息:阿里和马云的选择值得钦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