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光棍扎堆”后,农村又出现5个怪象,到底怎么回事?

自从乡村振兴口号打响之后,越来越多福利和优惠向农村倾斜,人们关注的目光也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不少人发现,目前农村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还是不足。

众所周知,“光棍多”这一现象在农村存在多年,因为重男轻女观念,农村男女比例本就失衡严重。再加上现在很多女孩未成年就外出打工,村子里适婚男性越剩越多,从而导致了“光棍扎堆”“天价彩礼”等现象。

除此之外,现在农村又出现了5种新怪象,分别是什么呢?

一、相亲骗局多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国内有超过3000万单身男性,大部分光棍集中在农村地区,保守估计数量也能达到2500多万。因为农村光棍数量日益增多,相亲产业可谓发展蓬勃。对那些常年从事农业,缺少外出交际机会的人来说,媒婆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

媒婆手上有许多资源,有些家庭想要尽快结婚延续后代,就很容易陷入“相亲骗局”。

想成功相亲,就必须给媒婆礼钱,比如第一次见面给媒婆见面礼,少则一百多则几百。介绍双方见面之后,还要收一次礼金或者给一些礼物。

如果亲事成功,有些媒婆还会从彩礼钱中抽成,当成是谢礼。即使最后这件好事没成,媒婆也从前几次相看中捞取了不少好处。为此,有不少媒婆专门雇“托”相亲,赚取男方的好处费,钱到手之后“托”早就离开这里了。

二、房车空置多

现在去农村逛一圈,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洋房小楼,大多都是自己家里盖的。在本身拥有宅基地的情况下,盖楼是成本较低的方式。每家盖3、4层楼,房间多到可以住下好几代人。但楼房盖起来之后空置现象增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几个老人和小孩居住,不免显得冷清。

除了房子空置之外,车子也出现了一定的浪费现象。

过去农村攀比风气旺盛,谁家年轻人有本事,谁家就有钱盖楼买车。房车几乎是衡量一户人家强不强的硬性指标。但是买车不是为了炫耀,后续还需要养护、油耗等等费用,大多数农村家庭日常不开车,再好的车也只能长期闲置。

三、冷席现象多

只要在农村生活过就知道,吃席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农村讲究人情、面子,耗费金钱最多的也在这里。例如结婚、小孩满月、孩子升学、老人去世等等,办酒席的名目数不胜数。每吃一次就要掏一次份子钱,但碍着面子又不能不去,很多农民一年到头没赚多少钱,全搭在送人情上了。

现在再到农村看,席面上空缺的座位越来越多。

一则是因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来吃席的人也变少许多。二则是农村人情观念发生变化,以往大家互帮互助,碍着面子也会出席宴会。但现在凡事都习惯用钱解决,彼此之间疏远不少,自然也不用为了人情勉强来花钱吃席。

四、啃老现象多

因为就业形式逐渐变化,农村的啃老现象也日益增多。许多年轻人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以继续考研或考编等借口,常年赖在老家父母身边。农村有地有房,不出去工作也不会饿死。许多农村老人沉默老实,就这样养着大龄子女,即使有怨言也无法开口。

除此之外,现在还出现一种新型啃老模式。年轻人大学毕业之后留在大城市工作,跟当地人恋爱结婚,自然也要在当地买房。工资不够首付怎么办?他们会说服农村的父母,把老房卖了或跟亲戚借钱。

最后还美其名曰:这是为了家族后代有更好的前途。

五、离婚人数多

近几年,农村离婚率逐渐增高。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离婚不是城里人爱干的事吗?怎么踏实稳定的农村人,也开始流行起离婚了?根据一些村干部说,是因为如今人们接受信息渠道多了,以往那些包办婚姻的夫妻,逐渐发现外面的世界更辽阔。相处久了之后,两人三观不合,最终选择离婚。

同时,时代进步导致观念改变。以往农村结婚意味着一生一世,即使再难也要忍耐下去。现在离婚变得轻松容易,男女经济也更独立,不存在离婚就活不下去的情况。所以不少农村夫妻外出打工之后,也比较容易离婚。

总结:

自建设新农村以来,农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颠覆了以往“脏乱差”的印象。

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告别老问题,又出现了新怪象,要改变也不容易。

不过国家一直很重视农村改造,从基础设施到人文精神,各方各面都有顾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回到农村,一起投入美好家园的建设,这些问题也许也能随之解决。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商业巨头”王冉:51岁娶小17岁娇妻童瑶,结婚6年仍然恩爱如初

为什么宁愿挨骂,车企也要开启功能付费订阅?

发表回复